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阅读教学,小学语文,小学生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2 11:37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一线教师而言,他们更多的是提出在教学领域中应用情境创设这一策略,没有过多地重视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没有将其艺术性和实效性有机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艺术性;实效性
情境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也为教学者带去了新的考验。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对外界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要注意其艺术性和其实效性的展现,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情境创设的概述
所谓的情境,实际上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刻意设置一种教学场景和情感氛围。而情境创设指的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语言等来建立一个有形或者没形的场景。可见,情境创设对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艺术性跟实效性结合在一起,并根据具体教学目标进行有效运用。
二、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的重要性
1.情境创设的艺术性和实效性的内涵
情境创设的艺术性,是指通过老师们运用丰富、美感的语言、形象的肢体动作以及利用其它凭借来给学生营造美的感觉,美的情感陶冶以及思想意境。而情感创设的实效性是指老师们在营造情境时,能够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更好地掌握课文里的知识,达到应有的教学成效。
2.达到教学目标与提高学生兴趣的统一
在情境创设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与假设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再通过多媒体、朗读以及表演讨论等活动带动学生进入到课文所要传达的意境之中,这是情境创设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将所要表达的文章主旨、思想等教学目标穿插进去。
3.陶冶学生情操与语言文字知识的掌握
情境创设的艺术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性情,陶冶情操,有助于学生体会中文的博大精深。而实效性可以将具体的知识点、文字语言艺术以及文章情感等融入到情境创设过程中。艺术性与实效性的结合避免了情境创设的空泛、乏味以及知识培养的缺乏。
三、提升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的策略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能够不断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锻炼小学生的文字功底,同时能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
1.教师在对记叙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结合实际创设情境
例如,在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当中,学生平常就生活在一个学习雷锋事迹的过程当中,然而却没有与其实际接触,与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感,因此作为教学者要充分的利用好这一点,可以利用身边的好人好事去教导学生,这样使得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既符合实际情况又达到了教学目的,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了条件。
2.教学中童话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童话具有科幻性、叙事性,同时也有着无限的联想性,教师应将学生的学习状况与童话的这些特点相结合进行情境创设。例如,在《巨人的花园》这篇文章中,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教学者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与之相关的卡片,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其中的情境进行表演,使学生乐于学习语文,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3.围绕文章主旨进行情境创设
文章的主旨是作者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只有围绕文章主旨进行的情境创设才会让学生领悟到作者的意境、文章的美感以及思想。这样不单给学生带来了兴趣同时也传授学生以知识,完成了教育目标。例如,在课文《望庐山瀑布》中,老师们根据文章的主旨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古代大诗人的广阔胸襟时,也感受到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学生们通过老师优美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唯美的语言来感受文章所要营造的情境。
四、根据文章题材不同选择不同的情境创设
如果所有的题材都采用相同模式的情境创设,不仅让学生对上课产生厌烦,同时也不利于知识的传授。应该根据不同的题材选择不同的情境创设,例如寓言童话类,记叙类以及古诗类题材的文章,应该选用不同角度,不同类型的情境创设。
1.寓言类的情境创设
在寓言类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前提问的方式进行情境创设,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并且要向学生征求一些解决的方案,这样做完前期的准备工作后,再引导学生进入文中看看主人公是怎样去应对的。按照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生活真谛。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一些生动的形象,让学生对童话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更加深化地认识童话世界。
2.古诗词类的情境创设
在教学中,如果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古诗词的内容,教师应将古诗词的内容通俗化。如一些叙事类的诗词,教师可以讲述一些和诗歌内容以及情感相符合的故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诗情意境当中;而对于一些关于山水田园类的古诗词,教师可以借助一些优美的语言和句子,或者是图片,让学生融入诗词情境当中,引发学生的联想;而关于边塞征战的古诗,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叙事类的情境创设
对于叙事类的阅读教学,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亲临其境地感受到文章人物形象的塑造。如果是写景状物的记叙文阅读教学,那么在情境创设时要多关注具体的景物,从而对文中所描述的景物有进一步的理解。因此,情境创设要以文中所描述的景物来展开,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或者体验,才能够更好地融入课文当中。
五、定期对老师开展专业培训
老师们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定期开展情境创设相关内容的专业培训非常有必要。老师们掌握情境创设的专业知识后,可以带领学生更好地学习,同时也提高了情境创设的质量,有利于老师们抓住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的结合。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将情境创设融入阅读教学中,既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氛围,从而实现艺术性与实效性的统一,为高效课堂创造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赵素毕.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
[2]蔡淑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课外语文,2014(11)
王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