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素质培养之我见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地深化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普及高中的化学新课标,相应的社会上也开始对学习高中化学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在要求教师把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心态给培养出来,并激发出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锻炼他们的探究性学习精神,提倡结合实际,充分把知识运用在实践生活中,进而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学生视为教育主体,在师生之间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课堂中的主体,充分培养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学生素质;培养

  随着关于高中化学的新课标的出现和实施,存在于化学教学中的主动性和民主性以及创造性也被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一定要彻底改变自己的思想,充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他们成为课堂中的主体。而在新课标下,怎样具体在高中的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主要从下面不同方面展开。

  一、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学生来讲,要想把他们的素质有效提高,培养其创造性的学习能力,最关键的就是要能够做到自主学习,而这也是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要具备的素质之一。因此,教师一定要将学生看做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并指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1.树立正确客观的学生观

  在高中化学的课堂中,教师首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学生观,把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当做是最基本的原则,对每一名学生都要抱有希望,认为他们都具有各自的潜能,同时给予他们信任,相信他们可以做到自主学习。班级中的任何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教师一定要对他们实施分层教学,注意因材施教,当教授完一堂课程之后,教师要对不同层面上的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要求,对于尖子生,教师一定要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对于中差生,教师一定要确保他们都已将课堂内容消化掉,争取做到让所有的学生都投入到教学中来,并且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笔者认为,不论是教授哪一章节,教师都要随身携带一份完整的学案,在这份学案里的问题难度程度各不相同,而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学习的实际状况选择相对应的问题来回答和解决,这样一来,就会令不论是处在哪一程度上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对高中生来说,自主学习是他们必备的一项素质,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提高自身对学习的热情,同时在学习化学时也更容易获得新知识,有效拓宽知识面,促使他们自觉的在生活中寻找与化学相关的材料。

  2.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教师一定要跟学生共同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谓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要做到跟学生平等相待,共同交流和学习,设立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并致力于让每名学生都做到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在课堂中实现师生互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被推到课堂中心,才会成为课堂中的主体。

  3.通过使用不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通过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或者是集体探讨等形式。充分的实施这样的活动,能够使教师的组织性与指导性得到发挥,使学生自觉的投身到学习中,并大胆的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阐述出来。此外,教师还要善于聆听,多多聆听学生们的想法,使学生在自我分析中,能够推理和总结出相应的结论。

  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1.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题的能力

  没有疑问就不会产生思考,就不会使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主观意识实际上来源于思考。教师要指引学生学会思考和质疑,能够做到对课堂上的知识形成独特性见解。同时,教师还要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保护,进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不去事先制定一个统一化的准则,而是由学生自由发挥,勇敢提问,进而充分激发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对此,教师可以根据设立一系列的学习模拟场景而达成目标。在高中的化学课堂里,教师要进一步的倡导创造性教学,并向学生讲授创造性学习的好处,增加学生们的自信心。例如,在教师进行备课的时候,可以多多寻找一些跟生活相关联的实例,通过这些实例进行下一步的教学,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站在不一样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以便学生获得不一样的结论与答案。教师一定不要运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导致一节课中都是教师在上面演讲,而下面的学生早已昏昏欲睡,或者只是机械般的记着笔记,完全没有学习的激情和热情,创新更是无从谈起。

  对学生来说,设立模拟场景应该是他们最为喜欢的一种方式,通过这些场景,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知识运用化学知识来解答,并详细的剖析,促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会把自己所学应用到生活里,利于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教师要善于取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在新课标之下的新型教材中,有很多的都是新鲜且实用的知识,教师可以充分的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所谓素质教育说的就是要求教师跟教材紧密相连,进而开发学生的思维,探寻他们的潜能,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教师一定要打开封锁学生创造力的那把锁,使他们可以充满激情的去学习,并受此情绪的感染,对化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学习,使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对自己的力量与智慧有所感受,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所以在今后教师一定要善于从教材中寻找有乐趣和吸引力的材料,并设立一个相似场景,使学生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去体验学习的过程,探寻新的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事例来表明在现在社会中,人们对能源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而资源匮乏问题开始越发显现出来,对此,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当教师把这一问题抛出之后,学生就会积极的展开讨论和想象,而这时教师就可以去聆听他们的想法,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但使学生们的创造力得到了开发,同时也相应的使教学效果得到了增强和改善。教学内容的有效载体就是教材,无论怎样变换模式,其最终目的还是一样的。而若教师可以有效的使用这项工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一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新课标之下的高中化学教师,首先一定要转变自己的思想,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做到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们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教师还要树立正确客观的学生观,多跟学生沟通和交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根本和主体,设立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建立模拟场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教材中有趣的材料,使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得到培养。教师只有充分的把上述方式应用在教学中,才会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才会培养出一代代出色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总目录(一)(2012年第1期~第21期)[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1).

  [2]秦晓杰.新课标下如何做好高中化学教学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

  [3]邵成霞.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05).

  [4]张桂芹.浅析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品质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

  [5]红叶.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赤子(中旬),2014(01).

  [6]孙明燕.剖析高中化学新课改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生物技术世界,2013(11).

  赵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