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眼感受 提高视觉观察能力

  ——初中段聋教美术《如何画好球体明暗素描的过渡》教学分析

  摘要:聋生素描教学是聋校美术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视觉观察能力方面需着力探讨。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从观察中体验素描,感受素描,从而达到“手眼合一”,“眼”指导“手”,“手”表现“眼”观察的事物的目的。

  关键词:美术;聋教;素描;提高;鉴赏

  基础素描教学是初中段美术课程的重要内容,基础素描教学对学生来讲是学习造型艺术最重要的造型手段,同时它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教学过程,里面涉及到构图、透视、解剖、明暗等许多辅助学科及专业词语。

  一、案例背景

  1.教材

  选用的教材为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素描石膏几何体》一书。本书主要以图例的形式向学生呈现石膏几何体明暗素描的绘画步骤,本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的掌握绘画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的素描造型意识,素描审美意识。

  2.学生基本情况

  本年级学生为聋哑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绘画基础,在校期间学习美术欣赏、制作、手工、设计、绘画等简单的美术基础课程。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有一定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虽为初一学生,但对于素描的造型意识还很欠缺,理论知识掌握不足,有些仍然无法理解。本学期重点学习石膏几何体素描课程,需进一步提升绘画水平和审美意识,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在观察力的培养上,需要花费大量的课时,来提高学生有意识的观察能力。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结构上很适合选上《如何画好球体明暗素描的过渡》一课,来提高学生观察、鉴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分析

  3.1 学习观察并掌握球体明暗素描的五大调子变化特点,观察球体明暗五大调在素描纸上是如何表现的?也就是我们怎么把球体在光照下的明暗关系用铅笔画出来?用黑、白、灰三种颜色如何表现其立体感造型。

  3.2 学习观察球体在纸上被画出来之后,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有立体感?这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找准明暗交界线,并能较好的表现出明暗交界线与球体其它明暗关系的过渡这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

  3.3 学习观察球体明暗素描的过渡方法及调整方法

  二、案例描述

  球体明暗素描是素描基础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对以后的绘画造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艺术大师达芬奇学画从画鸡蛋开始,我们可以知道“圆”这一元素在绘画中的不可替代的位置。球体无论是从造型,还是从明暗关系的分析来说都是相当复杂的。学好球体素描的绘画是相当必要,也是相当重要的。在绘画的组合与创作中,我们会经常运用到“圆”这一元素。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抽取其中的一个点:“如何把握过渡“来进行教学。主要以学生观察为主,以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策略,出示各种图片、学生作业等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总结、实践。

  1.观察分析用眼扑捉

  在此阶段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主题,利用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回忆以往学习的知识,迅速的进入学习角色,与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生的眼球吸引到老师所出示的物体上面,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以便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

  2.观察思考用眼体会

  在此阶段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中体会球体素描的明暗变化,体会“立体感”这一个词的含义。让学生,用眼扑捉、用眼感受。

  3.观察讨论用眼实践

  在此阶段我的教学意图是:只有我们会观察,我们才会操作;只有我们观察到位,我们才能绘画准确。学生在此阶段可能在绘画技能上还无法达到高水平,这需要一个长期刻苦的训练过程,但我们的观察意识可以先到位,在观察力的培养上先下功夫,这样对于学生是十分有利的,对于其日后绘画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3.1 第一组范图:(强调明暗线条顺序排列)

  出示对比图片(一副混乱排列的明暗线条组成的球体素描;一副排列有序的明暗线条组成的球体素描);教师引导性的提示语:第一组对比图片哪一个好?为什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如何修改不够完美的那一副画?(线条排列混乱;应按顺序排列线条,使明暗线条排列有序)总结:在添画明暗素描时,要按顺序添画,就像写字一样有笔画顺序。学生讨论分析,学生尝试修改,教师总结、修改、示范。

  3.2 第二组范图(强调明暗颜色要有区分)

  出示对比图片(一副只有一种到两种颜色变化的球体素描,一副颜色变化丰富的球体素描);总结:明暗素描颜色要区分出来,要有重有轻。

  3.3 第三组范图(强调明暗颜色要渐变有序)

  出示对比图片(一副颜色区分分明,像格子块色区分的球体素描,一副是颜色渐变有序的球体素描);渐变解释:在颜色与颜色之间加入中间色,学生修改加入中间色观察物体变化。最后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在颜色与颜色之间加入中间色,让颜色变的柔和、自然。4、第四组范图(强调球体外轮廓线要球体随内部颜色变化而变化)出示对比图片(一副球体轮廓线很重的球体素描,一副球体轮阔线很柔和,融入球体中的球体素描)。引导学生观察总结:不要有生硬的轮廓线(边线),要把边线融入球体,过渡到球体中,让别人看不到生硬的边线。

  三、案例分析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不断运用学生的“眼”,不断的观察、分析、总结、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对画面的鉴赏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我校七年级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教学效果良好,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学生初步建立起了观察的意识。并能独立操作实践,有的学生在技能表象上有所欠缺,我们可以通过以后的刻苦训练来弥补,而我们现阶段要做的就是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实践分析得出“对比教学法”对于聋生的美术课堂教学来看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鉴赏能力也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参考《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艺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及指导课题组编著背景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参考《素描的诀窍》伯特.多德森编著蔡强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3]参考《初学绘画规范训练——素描石膏几何体》熊飞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王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