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摘要: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多边活动,教学评价是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和学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激励性评价是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以激发学生更好学习的一种评价方式,它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是形成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课堂激励性评价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等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英语;激励性评价;内涵;类型;原则;注意问题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学生在此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将会受益终身。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习惯。

  一、小学英语高效课堂评价及激励性评价的内涵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与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加以及时、有效地监控,从而对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激励性评价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二、小学英语高效课堂中激励性评价的作用

  如何恰当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这就要求教师赏识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其学习兴趣,鼓励其学习主动性,树立学习自信心。

  1.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促进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生成。在课堂教学中,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句恰到好处的指点,学生都会领悟到老师对他的鼓舞和信任,感受到老师与他心灵的交流,这种激励性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更能创设一种民主、平等、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进入学习状态,有兴趣从事学习活动,进而较好地帮助教师达成教学目标。

  2.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有效帮助学生把握好自身发展方向。好的教师必须做到善于发现,要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了解学生内在潜能和外在表现并对其进行适合发展的具体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特长,促进其个性张扬和全面发展,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3.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有助促进学生技能与方法的形成。英语教学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课堂常常采取的教学活动。当学生们合作探究时,思维方式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合作表现也各有不同,教师要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的思维、行为表现及时地给予激励性评价,会为学生今后更加积极地参与活动,主动探究问题,不断提高学习技能和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技能与方法的形成。

  三、小学英语高效课堂中激励性评价的类型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中通常使用的激励性评价有以下几种:语言激励、非语言激励、竞争激励和情感激励。

  1.语言激励

  在英语教学中,语言激励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发掘学生的潜能。语言激励可以分为口头语言激励和肢体语言激励。

  2.非语言激励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除了用一些激励性的英语词汇以外,一些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借助表情让学生领会。比如:学生回答不够完整,可以用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他,面带微笑、轻轻点头以示鼓励;如果回答错了,可以不直接说错,而是轻轻地摇头,暗示他们再做尝试,纠偏补漏。这种做法比直接批评要委婉得多,学生也更容易认同合作。

  3.情感激励

  教育实践证明,激发学生良好的心理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热情,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情感激励。情感激励要求教师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温暖和爱,进而奋发向上,尤其对于一些学困生更应给予最多的关爱,让他们觉得在老师心目中他们和学优生一样重要,从而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4.竞争激励

  小学生对学习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容易感情用事并具有好胜心强,而持久性差的心理特点。如:对喜欢的教师,喜欢学的内容,他们会眼睛发亮,手舞足蹈,全身心地投入。在课堂上适当地使用竞争激励性评价,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时应遵循的原则

  课堂激励性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让激励性评价打动学生,成为推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助推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激励性教学评价应遵循的以下原则:

  1.时效性原则

  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教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下得及时,既不可久旱降甘露,也不要大水漫金山。首先,一旦发现学生有巧妙的回答或正确的做法时,要及时的表扬,这样会强化学生的行为,给其他同学做一个好的榜样。其次,激励在不同时间进行,其作用与效果是有很大差别的。就如厨师炒菜,不同的时间放入味料,菜的味道和质量是不一样的。超前激励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无足轻重;迟到的激励可能会让学生觉得画蛇添足,失去了激励应有的意义。再次,要把握激励的时机,“雪中送炭”和“雨后送伞”的效果完全不同,激励越及时,越有利于将学生的激情推向高潮,使其创造力连续有效地发挥出来。

  2.互动性原则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交往,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多向互动的师生交往过程。要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提倡多主体参与评价,鼓励学生本人、同学等参与到评价中来。要通过多向互动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能动的、活泼的动力状态,从而引发学生需求,使之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要将评价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倡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欣赏别人,学会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别人。

  3.独创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性评价,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创造性地实施激励性评价。口头激励性评价应该不断变换表达方式,语气要诚恳,要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语言去熏陶、感染学生。

  4.准确性原则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满足需要程度所做出的判断。准确性是激励性教学评价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就没有了生命力。教师激励性教学评价应该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存在的缺点,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评价,也不能一味的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对的,哪是错的,错在何处。准确的课堂教学评价需要我们关注课堂中生成的细节,及时提醒学生,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五、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评价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表扬也好,批评也罢,最终目的都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实施激励性评价时,要掌握好一个度,从而把激励性评价变成干旱中的雨露,滋润学生的心;变成冬天里的阳光,温暖学生的心;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运用激励性评价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激励性评价运用时要激励适时,评价有度。适时、适度是激励性评价得以有效发挥的保障。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要适度、恰当。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说过:“赞美具有摧毁性!赞美具有建设性!”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不切实际的夸奖不仅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闭塞学生创造性思维,使评价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激励性评价应当合理、适时的运用,而且要适度。“激励性”评价不等于盲目的迁就、无原则的默认,或者说不批评、只表扬,它以尊重学生和爱护学生为前提,引导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学生会因评价扬起前进的风帆,学生会把每次评价做为前进的新的起点,激发学生求和的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生活中,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注意激励性评价运用时要找准切入点。教师应把握好评价的尺度。教师大加赞赏的不是学生天生的禀赋或特长,教师表扬、夸奖的应是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而获得的结果。教师要因人而异,选取侧重点不同的评价方式。一是巧妙启迪优等生。优等生的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他们需要选择独特视角,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深入思考、探究的欲望,使他们的学习进入更深层次。二是欣赏指导中等生。中等生学习积极性不持久,学习的潜力还没有最大限度发挥。课堂评价就应侧重对他们学习态度的鼓励与欣赏,对知识正误及学习方法的点评。三是热情激励学困生。这部分学生通常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及主动学习意识等方面存在问题。要从他们身上去发现让他们自己认同的优点,进行准确的评价;发现闪光点,使他们打消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激发努力学习的愿望。

  3.注意激励性评价运用时激励性的分享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所以,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我们千万别忘记与其分享、肯定成功,必要时,让其周围的同学、家长一起分享他的成功,使他处于一种被众人认可的境地,成功感得到尽可能大的满足,这样,学生内心因成功感而产生的学习动机才会持久,克服困难的决心与信心才会因此而增强。尤其曾经一直处于班中落后的学生,与人分享成功的渴望更为强烈。需要老师不是简单的分享,而是要把积极的鼓励渗透当中,以其点滴成功为支撑点,让他相信自己获得的成功,改变众人对他长期的看法,使他对自己充满希望,众人对他充满希望,从内在和外在彻底改变落后的处境。通过鼓励性的分享,创造一个崭新的开始。

  总之,激励性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激励性评价的魅力,用教师的关爱、包容和鼓励,适量、适度、适时地评价学生,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大价值的个性发展和生命的超越。

  参考文献

  [1]2011年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修改版)

  [2]刘翠鸿.教师课堂口头评价的偏差与突破

  [3]李敏.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4]冯冰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探索

  [5]王伶俐,黄金联.教师课堂激励性言语评价运用的反思

  张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