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院校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

  摘要:细胞生物学在我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中,是四大基础学科之一,是一门基础与前沿并重的学科。为了全面提高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本文对地方性院校传统《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法等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和实践研究。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地方性院校

  细胞生物学在我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中,是四大基础学科之一,更是一门基础与前沿并重的学科。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细胞生物学更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教材中的知识很可能马上变得陈旧落后。如何使细胞生物学教学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在有限的学时中,既能够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又能使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细胞生物学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他们将来的考研深造学习和日益剧烈竞争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细胞生物学改革势在必行[1]。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细胞生物学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作为连接衔接中学与大学的过渡课程,并且可以为今后的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与生命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相对与其他学科而言,细胞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因而不可避免的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学、遗传学等学科都有交叉。因此,学生常常感到十分枯燥,提不起兴致。例如: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在植物生理学上已经有了详细的讲授;核型分析、中期染色体的类型、中期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元件、染色体显带、核小体结构、多级螺旋模型等内容在遗传学的教学中都已有深入涉及。由于存在一定章节的重复,使得学生产生视觉和听觉的疲劳,面对相似的名词,没有了初时的好奇心,便干脆不听。因此,在讲授时应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联系的角度加以阐述,使本学科与其他课程的知识紧密衔接而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以最大的信息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细胞生物学作为一门在教学文字上比较难懂的学科,利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多优点:多媒体技术通过电脑将图像、录像和图片等资料引入课程教学,可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例如气孔细胞、神经元细胞、人血红细胞等在电镜下的照片,都是能够激起学生听课兴趣的有意思的图片。在教学实践中,对细胞分裂过程、细胞骨架功能单位的相互关系和演变等作介绍时,借助于多媒体直观、清晰、形象的表达特点,使得原本较为枯燥乏味的内容更具生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轻松有序,知识记忆过程也变得相对容易。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节省了时间,也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2]。

  三.改变考核形式

  传统的期末考试形式常会导致了这样一种结果: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考前几天而死记硬背甚至作弊。这样的考核形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今时代的要求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才是体现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综合能力的考核包括:实验技能20%、自主学习(翻译+讨论)25%、课堂纪律(出勤率+课堂提问)15%、期末成绩40%。期末成绩在综合考核中的比例只为40%,既减少了学生的考试压力,提高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达到了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

  四、结语

  我们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细胞生物学跨度大、发展快、内容广,今后在教学实践中仍需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王昕.关于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0,7:117-132.

  [2]朱宏.细胞生物学教学与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20(4):57-58.

  叶建平 陈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