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正在不断的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影像及声音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将对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语文;语文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黑板、粉笔”的授课方式,一方面调节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但是多媒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过度使用反而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技术。

  一、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每一位教师都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多媒体技术融入了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造出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清晰直观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带来了优美的视听享受和新鲜感,其独特的“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变化”的主体演示功能,使一些传统手段下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生动、形象、新颖、直观地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愉悦中感知意,感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在语文课上获得的信息量也大大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也相应产生了,这些都是过去传统的语文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的整体思路会比以往更加清晰,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认识、理解、把握语文课堂所讲的内容。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会大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他们的视野更加阔,思想更加解放,真正达到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多媒体技术,注意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方法不是只是讲题,或只是找出答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教的方式,都是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去再加以重复,讲得不完整,没有深度,教师作必要的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就更正。这里,教师只是启发、引导,该导时导,当讲处讲,真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同时,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对每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往往倾注了多名教师的心血。在完成课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不断的交流和探讨,通过大量的信息筛选工作,制作出如投影片、录像、动画等形式的课件,这个过程使得每位教师会有更多、更高层次的收获。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1.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的作用在于建立生动的情景,而如果课件制作的过于花哨,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很多语文公开课中,通过文字、图片、音乐等元素,虽然课堂氛围建立的很好,但是学生似乎什么知识都没有掌握,这就是多媒体应用的弊端。

  2.忽视了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在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的时候,很多教师会忘记多媒体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而是把课件完全替代教学模式,忽视了语文课本中的内容,一方面降低了语文课堂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状况。

  3.淡化了教师的基本功训练语文课堂过于依赖多媒体,导致黑板的作用已经被逐渐替代,如果把课文的精髓用课件展示出来,学生不能很好的回顾,教学质量自然不高。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师的基本功就会淡化,教师的魅力没有通过板书、深情并茂的授课体现出来。

  三、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策略

  一是导人课题,先声夺人。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铺垫。如一场大戏,一开始就吸引了观众,这是成功了一半!恰当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高中语文教师在创建情境时要注意抓住学生的视觉或听觉,可以使用一些较为强烈的感官冲击,一下把学生的好奇心抓住,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音乐、视频、录像等各种数字媒体资料都可以成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素材。如教授《我有一个梦想》时,可播放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碑前25万人的集会上演讲的视频。可使得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容易理解这篇课文的特点。二是介绍背景,理清创作主旨。学习某些课文,需要了解时代背景,包括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如教授诗歌《面朝大海,出暖花开》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来制作反映诗歌意境的PPT,并且要求在PPT中反映诗人海子的生平资料,学生通过Internet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还了解到诗人的生平故事,学生在制作PPT的过程中了解到诗人的生平,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三是精辟讲析,创设课堂情境。分析课文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分析文章阶段,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创设情境,使学生理解并进人情境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在审美品味中,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例如文章《林黛玉进贾府》可以先播放一段视频,形象鲜活,但是一开始林黛玉的形象就被定住了,林妹妹的“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形象随即体现。学生就很容易得到感性的了解,并且能省去教师很多不必要的语言解释。

  总之,要正确的认识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传统教学的灵活动态性巧妙的结合,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深入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顾玉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