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课堂教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计算机教学仅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及操作技能己经远远不够了。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阐述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创新能力 教育观念 数据处理 素质教育

  一、教师要具有创新的教育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心,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新的教育,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要拘泥于一种答案,充分发挥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教师不只是创新教育的主导者,更是实践者。创新教育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创新性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使学生从创新的教育走向创新的人生。[1]

  1.树立全新的教育观

  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首先,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次,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是指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推行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再次,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因而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2.树立全新的教学观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首先,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成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远距离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的教学。其次,由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基于知识归纳型或演绎型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协商”“问题提出”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树立全新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了客观条件。

  二、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教学小仅要培养学生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师在教育观念上的转变。首先,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基本特征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其次,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发展认知的手段。再次,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推行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最后,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因而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2]

  1.教学内容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创新精神首先来源于人们对新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心理学研究表明:求知欲、兴趣和好奇心,是智力发展的心理基础。所以,只要学生有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一切就会变得简单而轻松。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发生兴趣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就会大大提高。兴趣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是产生动机主要的主观因素。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探索改革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为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3]

  要使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既要注重基础内容课程的设置如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各个组成部分的有关概念及知识、大致工作流程以及数据处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程序设计等,这些都是计算机课程中相对稳定的基础知识,又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技术的发展动态,不断将一些社会上较新的科技成果向学生作介绍并进行分析,也可及时地开设社会需求的应用软件课程,如开设动画制作、网页制作课程等。

  在开设应用软件教学时,可以介绍国内外一些知名软件公司如微软、甲骨文、金山等等,重点介绍这些公司的发展历程、发家史、主要领导人的创业过程等等,同时可以透露当前软件、计算机工程师的薪金水平,增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所以,只要这一轮工作开展得好,下面的培养过程也就水到渠成了。[4]

  2.强化考证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开发学生的“软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鼓励“一专多证”。通过相关的认证考试,提高“专业化”水平。与信计专业相关的证书主要有:证券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理财师证书、保险精算师证书、会计证、网络认证等。学校陆续开设的证券投资方面的选修课、培训班,在考证培训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5]

  三、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语言一般只开设一个学期,学生达不到较高水平,仅能编写计算机语言教材中常用的程序,若教学内容仅限于此,学生毕业后还是不能很快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在教材结束时为学生安排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用计算机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比如: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增设工资表的设计、帐目设计等,此外,还可由学生自己选题,教师适当加以指导,引导题目确定后,算法、程序的编制直到调试通过,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同时,对于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编程的思想,比如C中的常见结构:顺序结构、循环结构等等,还要深刻理解C中的库函数、类等。在学生掌握C的精髓后再去自学或者被单位培训其它语言时就会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其它语言。

  参考文献院

  [1]白鲜霞.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科技信息。2007

  [2]韦伟,陈刚.浅谈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科学教育论坛。2006

  [3]杨泓.计算机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

  [4]李效生.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培训,2005

  [5]庞丙秀.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书育人,2005

  陈贵兵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