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组合作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能进行交际、合作互助是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小组合作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人际交往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竞争意识。

  关键词:小组合作 英语 课堂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英语教育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根据学生专业及其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积极推进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英语教学新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它的主要内容集中英语运用能力培养上,强调师生的互动性。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差,学习氛围不浓等问题,老师教学还是采用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主要手段的模式,这现状无法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因此,笔者认为,当今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积极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创造一个宽松愉快、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1]

  一、小组合作的内涵及特点

  合作学习是以班级授课为基础,以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学习为基本形式,教师利用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参与和检测他们自己及他人的学习行为和交往行为,以小组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把个人之间的评价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它具有如下特点: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小组合作的教学课堂中,学生有很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彼此尊重,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满足感,从而乐于学习,乐于交流,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学生都是被动学习缺乏主体性,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过程中,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合作性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以学生为主体自主讨论,老师主要任务是对个小组进行旁听(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2]

  二、小组合作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小组合作英语教学模式有明确目的,分组自学,全班交流,总结提升四个部分组成。

  1、明确目的

  教师课前依据学情、课程目标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整理出优质导学案,并指导学生通过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需要自主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合作展示的问题。有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学生才有奋斗的方向,才会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了学生无从下手的问题,使小组合作落到实处。

  2、分组自学

  2.1 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组织能力等将学生分成几等,通常是4-6人小组,采用“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原则,保证全班竞争的公平和小组成员间的互相促进目的。让成员采取轮流做组长,负责小组合作的协调性,让学生都能在参与中成长。

  2.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相学习

  每位学生先读书,独立思考、自学,写出思考要点,完成导学案的相应部分。注意要充分感知和理解文本,先将文章朗读再做导学案。读书之前教师要把读书的要求告诉学生:读的内容、读的方法、读几遍、多久读完、读完后的思考题等。在设计导学案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分层要求。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教会他们自学的方法。自学时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不懂得可以用笔做个记号,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或者由组长引导组内学生交流,可以采用指定发言、组内讨论或两两合作式形式,让每个人都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

  自主学习调动每个学生都要对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思考;合作探究是调动了每个学生的质疑和探究品质;相互学习使学生互相助人、学会讲解。通过“兵教兵”的方式尽可能解决小组成员中存有的疑惑。对于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要用笔标记,在互学展示中与其他小组及老师共同讨论。[3]

  3、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是为让学生相互检查,相互学习而采取的组间交流活动,这个阶段展示形式可以多样化,小组成员可以派代表,展示本小组集体的风彩、实力和团队精神;也可以采用小组成员各尽所能、分角色共同展示;可以绘画或书面文字或口语。展示的内容主要是小组讨论学习的主要成果及疑难问题,其他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并解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难。教师主要是根据各小组汇报的情况,做好好穿针引线的工作,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帮助,或进行适当的指导,视学定教,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各小组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深化,教师最后要进行评价。

  4、总结提升

  教师要组织学生认真对照课堂开始时师生共同制定的目标,看一看是否完成目标。同时通过练习,检测学生是否完成目标,小组成员可以完成教师预设的检测题,也可以自创情景,互相提出问题,互相抽测。对没有达标的学生,应鼓励小组成员对其进行帮扶,通过互批互改、互相纠错、互相查漏补缺、交流学习心得,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评学阶段可以选出部分内容请学困生演板、中等生批改、优生评讲。做到学习内容问题化、问题情景化、问题层次化。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启示

  小组合作学习开创了现代教学研究的新领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合作,也丰富了教学互动理论。合作学习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学困生的参与度也明显提高,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合作学习的确能够在推动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水平,解决复杂问题并促进学困生的学习能力等方面产生良好的效果。为了培养全面发展人的需要,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中国人事出版社,第1版,2002年1月1日

  [2]蔡红.《小组合作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与思考》.新课程,2010(2)

  [3]庞丙秀,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书育人,2005

  刘雅琼 王飞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