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贵州中职会展人才培养中问题与对策

  摘要:贵州会展业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本文从分析贵州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入手,探讨中职会展人才培养的定位,抓住两者的契合点。根据学校,行业,社会需要,围绕贵州中职学校如果培养适合行业需要的会展人才展开探索。

  关键词:贵州 中职会展人才培养 探索

  随着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地提升,会展业作为一类新兴的经济产业形式,被称为我国三大新经济产业之一,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根据中国贸促会的研究显示,未来5至15年内,中国会展业年均产值增长率将保持在15%至20%左右。2010年,我国会展业总收入超过200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会展业总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无论是从展览基础设施、还是从会展活动的数量和规模看,我国正在步入世界会展大国的行列。

  一、贵州会展经济发展概况

  随着贵州省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根据《贵州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贵州将“加快培育西南商务会议基地,发展国际化、专业化的商务会议会展旅游业。一是建设以贵阳等大中城市为重点的商务会议城市。二是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务会议品牌和商务会议企业,引导商务会议业向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贵州省会贵阳作为国类会展业的新贵(爽爽贵阳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夏季是国内会展业淡季时,恰是贵阳会展业的旺季。让会展业在贵阳无明显淡旺季之分。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位于贵阳市金阳新区,投资达38亿元,总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这座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全国排名第五的会展综合展览中心建成,标志着贵阳市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造“中国夏季会展名城”的目标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在贵州,目前开办会展经济管理专业的本专科院校不仅少,而且其更重视学生对会展理论知识的培养,缺乏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市场上大多数的培训机构只注重相关证书的获得,对学员没有进行实际操作的系统培训。会展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我省会展业发展的最大“瓶颈”。[1]

  二、贵州中职会展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1.开办会展专业的中职学校少,规模小,招生难度大。贵州仅有2-3家中职学校开办了会展相关专业,招生规模不到200人。主要因为会展为新兴产业,在西部较落后地区,学生,家长认知度较低,不了解会展行业,造成报读会展专业学生较少。

  2.依托学科多,课程设置杂,在贵州已开设的会展专业或方向中有,有依托原有的旅游管理专业设立的,有依托市场营销专业设立的,有依托设计类专业设立的相同学科、不同学科背景下开设的会展课程各不相同,许多课程与所依托专业或学科的课程类似或接近,也出现有的课程因人而设。[2]

  3.专业师资队伍缺乏。现在担任会展课程的教师主要由原有教师经短期培训后兼任,同时也新进一些会展专业教师,或少量聘请会展行业人士授课或作讲座,专业师资匮乏现象十分显著。这是任何一个新专业、新行业发展初期都必然面临的问题。

  4.实践教学本身具有投入成本高、师资要求高、协调难度大、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加上目前贵州中职会展专业教学计划、教学日常管理等方面还很不成熟,导致企业见习、模拟实训等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所占比例偏低,更难采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由此导致学校的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三、贵州中职会展教育发展思路

  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只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强化会展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通过派出学习、到会展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大对现在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二是大力引进高层次、专业化的会展人才;三是面向省内外甚至国内外会展教育界、会展行业聘请兼职教师、教授,定期不定期地授课,以壮大师资队伍。[3]

  2.明确办学定位和特色,创建品牌会展专业

  会展行业涉及知识广、要求技术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会展策划、会展营销、会展服务、展示设计、展台搭建、物流管理、设施设备管理、商务外语等。中职毕业生在会展企业主要能从事会展服务,会展营销,会展设计,会展项目管理助理四大类工作。各中职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强化办学特色,明确办学定位,努力打造会展教育知名品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会展专业人才。其中,财经、旅游类学校要发挥财经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优势,强化会展营销、策划、服务等专业方向;设计,计算机类学校着重培养会展设计类技术人才。以高质量的毕业生,赢得行业,社会的认可,让更多家长,学生报读会展专业。

  3.强化应用型中职会展人才培养

  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和会展专业的知识体系,实践性两方面来看,表明只有深入、有效地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才能出培养社会认同、企业急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强的会展高技能人才。同样会展行业的行业特征决定,关起门来是培养不出合格的会展从业人员,中职会展专业学生相对于高职本科会展专业学生更需要实际的从业经验。在学生产性实践环节上,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同探索出一种新型“以企业会展项目为载体,工学交替”的弹性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除了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外,让学生实践岗位轮换体系,在学习培训过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4]

  发展会展教育,仅依靠中职一方的努力是不可能的。会展教育影响着会展行业的发展,也依赖于全行业各方力量的共同支持。其中,中职学校要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为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办学质量开辟道路,并立足市场需求、学以致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会展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会展企业要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为院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及实习实践等多方面的支持。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会展教育及人才需求的宏观调控,以资金、政策来支持会展研究、师资培训、实习就业,帮助学校提高教育水平。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全省中职会展教育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小勇:中职学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广西教育,2009,30

  [2]陈玲.会展教育与会展人才培养的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6,5.

  [3]赵春霞.会展概论[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4]数据来源:贵州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下达2014年贵州省中等专业教育招生计划

  刘兴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