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体现

  摘要:目前,情感教育在中学教育中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层面。其中,研究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讨情感教育实施的策略及评价方式,对提高中学生情感素养有重要作用,对中学生物教师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学生物学科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研究,还对中学生物学科教学中情感教育评价的方式进行了探讨,能够有效促进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情感教育 中学生物 教学实践

  一、加强中学生物教学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需要情感教育。创造活动不仅属于智力活动,也属于情感活动过程,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学生如果没有崇高的情感,就很难进行正常地认知活动。

  2.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需要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需要具有内在魅力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或比较枯燥,学生的注意力就很难得到集中,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情结合起来,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3.课本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教学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和理解书本知识是离不开情感教育的。教师要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结合初中生物学科内容的特点,将情感和思想融入到知识之中,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对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能够引起关注,能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让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生物技术发展情况和生物资源状况。[1]

  二、中学生物教学与情感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生物学科教学目的为情感教育提供了教育方向。中学生物课程是普通中学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中学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而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探究能力,良好的习惯及理解力,并且在探究与认识生命世界的过程中,又能激发学习动机,使之热爱学习和学会学习,通过不断学习,跟上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善于抓住机遇,敢于迎接挑战。

  2.中学生自身特点为提供情感教育提供了积极的心态。中学生对未来充满理想,思维活跃,比较理智,自尊心强烈,意志的坚强性与行为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处事比较果断,做事有明确的目标,但有时也会出现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有较高甚至是过高的情感期待与需要,这决定了情感教育是中学生身体、心理、学习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发展的必要内容。中学阶段的情感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面向全体的教育目标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学生情感特点出发,其情感教育的内容不仅要重视学习兴趣、动机和态度的培养,还应关注生命教育、道德教育、人生观、审美以及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的教育等多个方面, 以促进高级社会情感深刻而持久的发展。

  3.生物教学内容为情感教育提供了基础。生物学科教学内容中生物与环境、人与生物圈、生物进化、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健康等知识,都能引起并激发学生热爱生物学科的情感。而且中学生物学教材中, 很多内容都直接反映了人类在生物科学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情感。书本上几乎每个版块中,都有反映科学实践活动的语言文字材料、图示、课外读等,尤其是生物科学发展史的内容,均以具体的人和事为情感载体,大都反映了人类真、善、美的高尚情操,也展示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体现了科学家对生物科学知识探究的执着情感, 同时很多事例也包含着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的破坏的反思,这些内容都可以作为直接的情感教育资源。

  三、加强生物情感教学的策略

  1.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与他们成为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之间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巧妙拨动学生的情绪之弦,使学生愿意亲近老师,相信他讲的道理,喜欢听他的课。

  2.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教师要加强生物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认真思考,刻苦钻研,发掘教材中与情感教育相关的内容。如果教师没有渊博的知识, 掌握的教材程度只能供学生体验他所知道的那点东西,那么学生的心灵对于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的,而在心灵没有参与到精神生活里去的地方,也就没有信念。要研究青少年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发展的个人特点,进行学科教学与情感教育。

  3.要充分利用生物学科资源。重视学科兴趣的培养,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如果我们生物教师能挖掘生物学科的情感教育优势进行学科兴趣与情感教育, 就能促使有兴趣的学生走上科学探索的道路。生物课本与课外读物中,有很多科学发展史、中国生物学成就展示, 这些知识展现了科学家勇于实践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毅力、对科学探究的热爱,这些知识的教学通常以传统的人文方法,忠于史实,重视人物的主观心境和动机,不仅对学生进行相关情感教育,还能从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思维品质、观念,理解科学模式,产生热爱科学、热爱探究的情感。[2]

  4.要采取科学评价体系。生物学科在课堂教学外,还可采用多种实践手段促进学生情感的内化。如组织野外考察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调查中学生视力,培养保护眼睛意识;还可通过制作标本、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等课外教学方式,开展情感教育。另外必须重视实验,通过实验,学会科学、客观地认识自然与社会。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激发兴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智,使他们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可见,由于生物教学的多样化, 以单一考试评价学生能力是难以实现其教育的全方位作用的,只有在教学中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才能达成教育目标。[3]

  结语:

  综上,作为生物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中学生物教学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增强责任感, 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的优势,有效提升教学与情感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刘晓伟.情感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李艳华例析探究式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几种情景设置.生物学教学.2003

  李宗璐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中岗中学安徽阜阳23630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