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园文化为抓手,陶冶师生高雅情操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校园文化,情操,培养人才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29 13:27
摘要:校园文化指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些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重要的一环,和谐、高雅的校园文化能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 情操 培养人才
笔者认为,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学校有必要全方位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以培养和造就合乎社会需要的人才。那么,怎样打造优良的校园文化呢?
一、以野制度文化冶规范人要要大匠诲人,必以规矩
要按规矩办事,必以制度约束人。学校是个集多种教育因素的复合体,要保证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整体协调,构建好学校的制度体系。
1.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校有了一整套规章制度,才能把所有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并最优化地组织起来,使学校一切工作有章可循,有矩可蹈。我校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积淀了一系列制度,如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师绩效考评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班级量化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后勤保障制度等。其中,教师绩效考评制度是对教师的全面考核,与教师的待遇挂钩,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科研、教学效果、学分登记等方面的进行综合性评价;班级量化管理制度主要针对学生管理工作,从卫生、纪律、成绩、活动等四个方面进行考核。由此,促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运行秩序,其他工作也得以有序开展。
2.健全奖励机制,激励师生共同进步。只有学校所有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校办学效益才能提高。于是,我们设立了加分奖励机制。如教师评价体系中,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武获奖、承担上公开课和观摩课、被评为星级教师、被授予百佳教师或十佳班主任、教育教学课件或论文获奖、师徒结对成效突出等,均能按不同级别和奖项加分。并且加分结果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晋职晋级、评优评先挂钩。学生的奖励项目也不少,参与班级集体活动,获得集体荣誉可以加分,也有学生个人在参加各级各类作文、奥数、书法、剪纸、体育、演讲等竞赛中获奖加分,还有被评为环保小卫士、三星级学生等荣誉的加分。这些符合现代管理理念规章制度,把全校师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越来,成为推动学校工作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
二、以“物质文化”熏陶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物质环境是人化的物,它如同一面镜子,生活在环境中的人既能看到自己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能力,也能从这些物化的形态中反映出自己的教育观。我们在多年的探索中,在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努力构建了“六大”校园显性文化。
1.加强校园文化基础建设。为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求美术老师与专业广告公司合作,打造谐优雅,方便育人的文化氛围。以“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重点突破、逐步完善”为原则,全力打造“艺术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快乐校园”。在微观布置上学校处处着眼环境育人,让每一处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为此,学校想方设法多方筹措经费,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及功能馆室的建设,实现了学校布局合理,教学区、功能区和运动区全然分开,成为师生学习和生活的理想之地的目标。
2. 构建“五大”校园显性文化。一是走廊、楼道文化。走廊墙壁设立成“汉字”、“经典诗词”、“师生作品”、“民间艺术”等长廊,台阶是“播种良好习惯、收获健康人生”为主题的文化台阶,楼梯间打造成棋艺室、拾遗亭、故事吧、陶泥坊等,学生随时可以感受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二是班级文化。教室里有各具特色的中队角,师生运用手工制作、优秀作文、荣誉相片等共同营造班级氛围,并从中受益。三是办公室文化。要求老师们精心布置办公室,培植花草,陶冶性情,舒缓压力。四是功能室文化。如阅览室、书法室、剪纸室、心理咨询室等,都能有针对性地独设意境,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五是园林文化。倡导爱护“一花一草一木”,指导学生制作护绿卡,认领花草树木;还将学校三处空地建成了三个公园(明德园、至善园、自强园)。六是数字网络文化。学校有广播室、多媒体室、心理咨询室等,都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传播优秀文化。
三、以野精神文化冶感染人要要与善人居,久必自芳
1.明确育人目标,树立正确的思想导向。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点是靠精神涵养人。为了给孩子们终身奠基,我们把优化环境与精心育人相结合,确立了“特色办校、文化立校、和谐理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想,以“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为培养目标,以“明德至善,自强不息”为校训,以“爱、细、勤、严”为教风,以“善学、乐学、好学”为学风,秉承“以艺育人、以美启智”为特色,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和师生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打造校园环境。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爱洒进师生心田。学校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配置心理咨询老师,接待来访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与湘南学校合作,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给师生进行心理测试,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完美的做好此项工作,还聘请湘南学院的心理学教授为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专业督导,每期至少给师生开一次讲座,帮助提高幸福指数。
3.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倡过中国传统节日,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对学生进行传统习俗的教育;以开展兴趣小组,拓展剪纸、泥塑和腰鼓教学,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开展经典诵读和古诗考级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把传统文化的精粹“忠、孝、礼、智、信、勇、廉、耻”八个字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的重要内容,并采取各种形式贯穿到教育教学环节之中,让师生准确、全面、深刻的理解,成为一种行动准则。
总之,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制度规范人,环境熏陶人,精神感染人,有益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有益于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益于提高师生幸福指数,有益于成就和谐社会。
陈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