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新的内容。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每个单元都有研究性式探究性题目或要求,因此中学历史教师都必须思考如何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
关键词:地方史课题 学生学习兴趣 社会实践能力 切入点
研究型课程开设其目的是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体验。它着眼于鼓励学生学会学习、独立学习,尽情发挥个人潜能,着重在综合性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学生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本人经过近三年的实践,认为地方史教学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最佳切入点。因为,地方史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现实性,让历史变得可以体验和回味,对于地方史资料的收集,更能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历史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回味是从回忆里体会。学习历史也同样离不开对历史生活的体验和回味,学生能充分通过感知认识提升到理论研究,并在学习中慢慢培养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为今后的研究性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下面本人把一些经验归纳如下:
一、合理设置地方史课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史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方法中要创设一种类似史学研究的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和确定问题,学会收集、分析、鉴别和提取有效信息并应用相关知识探究、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引领学生迈入“研究”这个门坎十分关键。由于通史教学内容范围广而大,凭学生的认识能力较难开展“研究性”学习,而地方史由于与学生所生活的城镇联系较密切,学生能真切地接触到历史文物、遗址、地方史志等第一手资料,有较强的直观性,这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是一个极大的调动。同时通过对地方史的研究性学习,又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在教学实践中,我曾编写了校本教材《家乡革命纪念地》,并设置了几个研究性题目:
⑴李南金烈士(土地革命期间安永德中心县委书记、安永德红军革命组织创始人)原是一名教书先生,曾经听过鲁迅演讲,他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
⑵安南永德边区游击战争序幕是如何揭开的? 结合所考察或了解的史实加以说明。
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有哪些活动据点?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据点?
通过设置一些与地方史关系密切的课题,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二、通过地方史研究,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已成为一个整体,每个人都必须把自己融入社会。历史的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与社会、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必须合作,形成一种团队精神,实行资源共享。例如永春县的历史,资源丰富,分布广,有县博物馆、《永春风物》、县图书馆、永春侨中艺藏馆等等。在引导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有些地点由教师联系带队,有些地点学生自己去。家庭也是历史学习的一种资源,家谱、不同时代的照片、图片、实物,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和记录,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不仅自己要出行,还要与各方面接洽,有时还要找长辈座谈了解情况,研究小组成员之间还要交流资料和信息,这是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最直接的培养。例如学生在研究(闽南)安永德中心县委书记李南金的革命生活就进行了分工:有几位学生采访了李南金烈士的后辈;有一位同学则查看了李氏族谱;有几位同学分别采访了李南金家乡的长者;有的则查阅永春县志及有关文史资料;有的还吊唁了烈士陵园……。当然,学生在与各界交往中会遇到困难甚至失败,但教师可以据以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失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经过多次活动,大部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三、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态度与方法
研究性学习重在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基本定位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探究过程中如果学生思想端正、方法对头、条件具备、投入充分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形成对社会、对个人发展有价值的结果。要教育学生从家乡的实际出发,通过认真、科学的调查和探究,获得符合实际的结论。在参观、参与考古工作的过程中应学习考古专家们的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例如我校旁边有座“达理”名山和“达理岩”,其山清水秀引来历代名人接踵而至,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墨宝,其中宋代理学名家朱熹曾多次到此登临游历,留有多处墨宝,为此我建议学生运用有关知识考证哪些是朱熹的墨宝?哪些不是?最后几组同学经过3 个周末的反受推敲认定只有“达理名山”和“驾青古地”八个字是朱氏笔迹,其余不是。
四、在教学中,要把握好以下问题:
一是处理好乡土史的独立性与依从性。乡土史是与中国史相对而言的,两者相辅相成,乡土史是中国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史的补充。但乡土史有其独立地位,乡土史虽与中国史有很近的“血缘”关系,编写目的、原则极为相似。二者在内容、使用对象等方面差异很大。二是乡土史教学要注重抓重点、抓特色。所谓抓重点,是指着重讲述本乡本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其中又以中国史教材中涉及的乡土史知识尤为重要。所谓抓特色,是指突出本乡本土特有的东西,使乡土史教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永春芦柑、永春老醋、永春白鹤拳等都是永春人民创造的,是富有地方特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乡土史教学中要加以介绍。
三是乡土史教学要发挥思想教育优势。乡土史离学生近,学生学起来有亲切感。乡土史教学讲述地方仁人志士,先贤遗德,民风教化,故事古迹,可以发挥最强烈的感染作用。特别是通过家乡历史上的先进人物的讲述,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乡土建设人才。
利用乡土史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与此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使命感,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李文流
(福建省永春东碧中学福建泉州36260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