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熟语的日语翻译研究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熟语,语汇,主体参考系,对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29 12:33
摘要:熟语是语言文化的结晶,使用广泛,具有语言精辟、深刻、生动、鲜活等特点,探究熟语翻译的信息传递方式十分必要。通过对汉日熟语定义及其各自所包含词汇种类的研究,确定了汉、日以熟语相互对译的可能性。以汉语熟语为主体参照系,此研究在汉语熟语与日语熟语对译方法的探索及运用上取得成效。
关键词:熟语 语汇 主体参考系 对译
1.汉、日熟语定义及语汇种类
1.1 汉语熟语
为明确汉语熟语的定义,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确定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主要参考依据。其定义是“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往往不按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1]如“慢条斯理”、“无精打采”等。
汉语熟语包含的语汇种类有:
1.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定型的词语或短句。如“小题大做”、
“后来居上”等。其中由典故而来的有“四面楚歌”、“杯弓蛇影”等。
2.俗语: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语句,简洁形象化,往往反映人们的生活经验。
如“锦上添花”、“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
3.谚语:简洁、通俗、流行的固定语句,常反映深刻的道理,具有教育意义,也有的反映自然规律及生活经验。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
4.常用语:也有借用日语名称谓之“惯用语”。指口语色彩较浓的固定词组,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实际应用上,它与俗语、流行语等相混。如“开夜车”、“安乐窝”等。
此外,歇后语也属于汉语熟语的范畴,但因表达方式与翻译方法具有独特性,故未列入本项目的研究内容。
1.2 日语熟语
日语熟语的定义以《广辞苑》的论述为依据。其定义是“にとしてわれているきまり(一般在习惯上使用者着的语言,长期流传的俗话或口头禅)”,或者“しいにっていないがされているり(不遵循正确语法规律的习惯性用语)”。[2]
日语熟语包含的语汇种类有:
1.熟語(狭义):包括日语的“合成語”及“複合語”。日本固有的熟语如“”(一筹莫展,处于困难境地)、“”(各人的喜好或想法不同)。由中国引进的“”、“”等。
2.慣用語:指“つのりからされ、のがのりののからはまらないような(由两个以上的词语构成,全句的含义并不符合每个词语的原有含义的一种惯用表现)”。如“をる(磨磨蹭蹭)”“をる(推心置腹)”等。
3.諺:指“くからにいわされた。、などのをしたやなど(自古以来被人们说惯了的话语,寓意着教训、讽刺等含义的短句及日本秀句等)”。
(1)教訓語:如“くぬはえぬ(没有播种的种子不会发芽生长;不施其因则不得其果)”。
(2)諷刺語:如“(五十步笑百步;半斤八两;本质上极为相似)”。
(3)秀句:如“の、の(既有年轻有头脑的年轻人,也有上了年纪的糊涂人)”。
(4)妙句:如“のからびりる(下很大决心,坚决要去做;孤注一掷)”。
(5)短句:如“るあり(人间到处有青山,何处青山不埋骨)”。
此外,还有日本连歌、连句里的短歌下句及俳句的单个语句也会作为日本谚语。
此外,还有日本连歌、连句里的短歌下句及俳句的单个语句也会作为日本谚语。通过对汉、日熟语的分析比较研究,可见两者在定义的本质上很相似,包含的语汇种类以及涉及的内容都很广泛。虽然各自在语汇划分上存在差异,但根据汉语熟语的含义、喻义,可以在日语熟语所包含的语汇种类中选用译词。亦即汉语熟语可以直接选用日语熟语对译,并可具体表达对表述方式不同的熟语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这就为汉语熟语翻译成日语提出了相当贴切的翻译方式、方法。
2.汉日熟语翻译复杂性
汉语熟语的语汇种类繁多,来源复杂,数量庞大,研究涉及面广。初步估计,仅常用的熟语就有近万条。从理解字、词、整个熟语的字面含义,特别是喻义及引申义并非易事。为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尤其要掌握喻义特指内容,有时必须对近义、反义的熟语进行辨析,明确其使用范围和形容对象,分清褒贬义性质。
在汉语成语中,很多出自于历史典故。仅从字面上往往无法理解,若从源头上开始理解,必须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如“风声鹤唳”,日本引去后直译成“”,若不了解中国古代秦王苻坚攻打东晋王朝的淝水之战,即“のいにののがのとってにいてしたという”,就无从理解喻义。显然,喻义的核心内容是“なことにれること”。翻译时对这种“细微情况的发生而感到恐惧”的喻义必须明确。诸如“城下之盟”、“高山流水”等都应首先从源头上予以理解。
3.汉语熟语日译法
3.1 直译法
例如:“落井下石”译为“りのをっる(用力拉上吊人的腿脚)”。
“一锤定音”译为“の”
有时一条汉语熟语可能有若干条日语熟语用作直接对译的译词,这些词都必须列出,可供翻译时选择参考。
3.2 典故直译法
例如“洛阳纸贵”直译为“”,需将其典故“のが「」をった、のがってこれをしたために、ではのがくなったという。は?”陈述,以比喻“がをしてんにれること”。
3.3 喻义直译法
“山雨欲来风满楼”需首先译作“たらとしてにつ(山雨将要来临之际,满楼贯风)”,更需同时译成“がころうとするのしたにたとえる(比喻重大危险的事件发生之前的紧张气氛)”。
此类熟语往往能在日本熟语中找到适当的对译熟语,它的字面含义确实在自然或社会生活中存在,当作为熟语使用时,则应重点表述喻义。两者同时译出,便于联想和加深理解。
4.综述
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虽然对日本文化有深厚的影响,但在思维方式、语言表达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各自熟语的来由与产生的背景迥异,加上语境的使用要素,以及文化发展等原因,构成了汉日熟语翻译的难点。为了探索汉日熟语翻译实现语义最大值的信息传递途径,尽量保留熟语的语言特色,本研究以汉语熟语为主体参照系,附以归纳性解释说明,具体梳理了熟语翻译的特点,并且依照熟语的不同表达方式提出了五种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新村出編.広辞苑第五版[M].日本东京:岩波書店,2007.(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
[3]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成语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4]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成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新世纪有限公司,2006.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谚语大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作者简介:
赵明(1983—),女,安徽阜阳人,安徽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师。
魏智勇,王冠亮,安徽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师。
赵明 魏智勇 王冠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