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化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摘要:在中学课堂教学中提倡合作学习、快乐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把课堂教学搞活的有效途径。它为中学生互助学习共同发展创造了机遇,同时,也可激发孩子们的竞争意识,让化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它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缺陷,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集体意识 课堂学习 快乐

  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

  传统化学教学模式禁锢了老师的思想,化学曾几何时成了文科一样的教法,上完课就守着学生背书,学生就只能在应付中学习。实验做得越来越少了,学生动手能力差,老师才渐渐意识到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就《化学课程标准》为广大教师指明的方向,即“有效的化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

  二、在课堂进行中组建好搭档便于快乐分享

  中学生个体差异和性格特点,教师要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进行小组搭建组合。多数中学生都很自私,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人际交往经验,不懂得遵守规则,不会很好地合作,他们行为散漫,所以自我调节能力差。[1]

  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搭档学习,实现合作学习快乐分享的目标呢?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完成的互助性学习,小组成员的优化组合,是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总结我十六年的教学工作,从时间积淀的营养中,我汲取了我认为最适用的成熟的操作方法。在小组搭建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性别差异、性格差异、思维差异、成绩差异、语言差异特别是动手能力差异,优化小组组合,形成互补型合作团体,便于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个性特长。小组成员不固定,考虑全班总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以有利于积极的相互支持与配合默契为主要原则,以能动手、有理论和会思考标准。避免清一色的男生,或清一色的女生,或胆小的,或懒散的为一组。

  当然,有一个好的团队还是内在的,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还有必要给组合起一个好名字。教师起名,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挥集体智慧,根据小组特色或组员期望为小组取名,可以根据动画人物名、NBA球队名偶像剧明星起名等,发挥想象力起名,让学生有一种自豪感,以此增加小组成员的向心力。

  三、以团队合作精神为活跃课堂气氛的基石

  一个人自娱自乐,课堂上活跃不起来,达不到老师的教学预期目标。对于混合编排、协调搭配组合成的小组,可进行短期培训,使每个小组成员意识到团队精神是快乐合作学习的关键,使他们认识到个人的参与和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培训方式应适合年龄特点和小组的个性特点,教师可以尝试游戏形式,或体育运动形式,要具有可操作性,室内室外均可。室内:预定二十分钟的时间,让各组给化学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编歌词,编好后按照合适的词牌名演唱,通过评定选取最满意的结果。游戏的目的是使组员之间能够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于欢乐中形成团队意识。当然写笑话游戏也行。室外: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一张作文纸,人人参与创作,主旨文明、有趣且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要求组员之间要商讨、交流着进行写作,一人在创作时,其他人可帮助传递工具和集思广益。游戏的目的在于使成员能进行有效的沟通,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时个人的责任。

  四、增强课堂活力更要实施科学指导

  小组集体意识一但形成,便能发挥其巨大潜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促进小组的成长。教师在指导时应该注意:

  1.教师自主地解释和评价教材。

  教师自主地解释和评价教材,既尊重教材又可以培养各小组的个性特点。“教师越是能够自主地解释教材和客观地评价教材,学生学习教材就会越自觉,从教材中获得的就会越多。”因为教师对教学内容有自己的独特解释时,教师的教学很自然地便充满激情,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才能更容易地感染学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纳。教师自主地评价教材,不惟教材是尊,这是一种教材使用观念上的大转变,教师自主地解释和评价教材,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

  2.给予充分的时间。

  教师要牢固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这一教育理念,把学习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学生的讨论、理解也不可能走向深处。只有在宽裕的时间里,不同程度的学生才能更淋漓尽致地发言、补充、更正、辩论。当然规定课时量还是要宏观调控的。[2]

  3.全员参与。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下到小组讨论中去,倾听讨论过程,要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其中,重视“全员参与”的现象。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就成为了一个整体,在学习反馈交流时,教师要求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各抒己见。有表演时,各自扮演不同角色,一个都不落下。这样,学生不会产生侥幸心里,使之有一定的压力,产生动力。如在进行分组实验时,分工明确,要注意个人特点和喜好,读完一遍后组内品议,根据效果可重复。他们分工精确,合作愉快。

  4.鼓励小组间开展竞争。良好的健康的竞争只会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竞争中,教师重视的是成员的参与,分工的不同,合作的协调。在一段时间的小组竞争下,能够使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非常默契,并逐渐形成各小组的特色。如有的小组站到大家面前,组长就会向大家介绍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有的小组在展示汇报是,动作大方,语言流畅,行动一致,很具有团队作风,使每个成员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力量。

  五、结束语

  在课堂开展合作学习,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的生机与活力,使孩子们从小就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有助于因材施教,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认识的、交往的和审美的过程。如果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能精心组织,使合作学习得以积极、有序、有效地开展,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就能做到群策群力,潜能就能得到较好的发挥。久而久之,学习小组的成员就会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高效、愉快、充满激情的学习团体,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院

  [1]陆卫英.《重视低年级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学参考》[J].2009,(12).

  [2]李红梅.《浅析低年级合作学习能力培养?语文教研》[J].2005,(3).

  张延冰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第二中学云南华坪674803)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