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问题
小涛今年十四岁,是一名初二年级的男生,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中。他很小时,父母离异,母亲一人带着孩子过,平时上班忙,生活上由小涛的姥姥代为照顾,自己很少和孩子交流,只是尽心竭力地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对他有很高的期望值,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他报了好几个补习班。但孩子却不领情,妈妈生病了,一声问候都没有,甚至对妈妈的生日都一无所知。在班级中属于中下生,沉默寡言,对人冷漠,不关心班集体。他多次忘带作业,忘做值日,答应过同学的事情也经常做不到,同学们背地里给他起了个绰号“健忘先生”,同学们都不愿和他做朋友。他是班里的一名学困生,家长和老师都很想改变现状,看到他的转变。
二、问题分析
1.家长的家庭教育
1.1小涛妈妈身上存在的问题
1.1.1强加大人的意志使孩子缺乏感恩心。小涛妈妈总想弥补孩子缺失的父爱,把孩子培养成为自己想要的人,可是她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想法,看到的是孩子很多的缺点和不足,试图用多报几个补习班来提高成绩,用优越的物质条件来维系母子间的亲情,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应该感恩,结果事与愿违。
1.1.2过度呵护与爱心导致孩子没有责任心。小涛妈妈对孩子的教育采取的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像母鸡呵护小鸡一样,处处为孩子着想,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就应听自己的话,妈妈的操心完全是为孩子着想的。但她处处没有操对心,完全忽略了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各种精神营养,如爱的教育、责任心教育等,导致孩子没有责任心,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
1.1.3存在偏差的教育观念致使孩子缺乏爱心。小涛是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与家人,同伴交流。但他妈妈工作忙,长期不和孩子过多地交流,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烦恼,进步不闻,不问,错误地以为促成孩子学业上的成功,就是对孩子的人生负责。孩子物质上很富足,但精神世界极度空虚和无助,他怎能面带微笑去迎接每一天,又怎能热情地对待别人,对别人有爱心呢?
1.2小涛爸爸身上存在的问题:长期缺失的父爱引起孩子逃避现实。小涛很小时,父母离异,父亲对一个男孩的榜样力量基本不存在,一个男孩的坚强勇敢的性格很难形成。孩子又处在青春叛逆期的成长过程中,其实个性很强,不愿意被束缚,但孩子的这种个性在学校、在同学中、在家庭里处处碰壁。慢慢地孩子失去了坚强,甚至选择了逃避。他害怕失败,处于一种毫无目标,毫无斗志的生存状态。
2.小涛老师的学校教育
有些科任老师没有关注到小涛的性格特点,爱好,过度强调他的成绩上的缺点,没有对他进行思想上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有时,老师还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伤了他的自尊心。小涛性格不合群,为人处世行为很怪异,直接导致了同学们将其孤立,老师在短时间内很难调整好小涛和同学们的关系。
三、解决方案
1.对小涛妈妈的指导菜单
1.1改变教育孩子的说话方式,和孩子进行有效地交流沟通。我在和小涛的妈妈沟通时,了解到她是一个急性子,嗓门大,小涛一提出不同意见,她就很着急,用强势的话语把孩子打压下去。小涛是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的男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是无法和妈妈进行有效地交流沟通的。我给她提出了一个建议,如果遇到自己想发火的时候,赶紧出去冷静一下,或是转移话题,暂时不要解决目前的问题,以避免和孩子的矛盾升级。
1.2改变教育孩子的行为方式,放手让孩子干一些家务活。我建议小涛的妈妈给孩子的姥姥讲明溺爱的隔代教育的弊端,在生活中可放手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学会处理事情。这样可以让小涛体会到妈妈和姥姥对他成长的呵护都是源于对他的爱,体会到妈妈一人带他的艰辛与责任感。其实,在这种成长过程中,爱心,责任心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
1.3改变改变错误的育人观念,对小涛实施合理的家庭教育。我在多次和小涛妈妈的交谈中,都告诉她,小涛是一个智商很高的孩子,是早期的家庭教育的偏差导致了他不良习惯的形成,孩子的进步是要等待的,家长要尽量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关注孩子学习成绩以外的心理问题,性格问题等,尊重孩子,对孩子要多赏识。只要家校形成合力,做好家校配合,一定可以帮助小涛改掉不好的习惯。
2.对小涛爸爸的指导菜单
小涛的父母虽已离异多年,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是他们的共同目标,双方都应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小涛的爸爸没有在童年时给孩子树立起榜样的力量,在少年时再也不能错过对孩子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机会。我经过和小涛爸爸的多次协商,他终于答应每周抽出两天的时间和小涛生活在一起,让孩子体会到父亲所特有的坚强和勇敢的榜样力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都是爱他的。
3.对小涛老师的指导菜单
3.1对小涛多关心,培养爱心。利用业余时间找他多次谈心,了解他的烦恼,平时多关心,帮助他,鼓励他克服困难,积极参加各项活动,逐步走到他的内心世界。让小涛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认识到他追求个人的进步是一种责任感与有爱心的体现。
3.2对小涛多鼓励,培养责任感。学校里有什么活动,班主任都要鼓励他参加,让他在实践中发挥特长,增强集体荣誉感,责任感,树立他的自信心。
四、小涛的进步
1.小涛与其他同学的关系比较融洽,开朗不少了。能听进老师,家长的劝导,会帮助老师,家长做一些事情。
2.小涛和同学,妈妈相处时,具有了责任感。他积极参加班级的活动,在我校运动会上的男子800米跑决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妈妈过生日时,他知道感恩,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了鲜花。
3.小涛忘带作业,忘做值日的情况大为改观,妈妈也不逼迫他去参加各种补习班,他已由班级中的中下生成为中上生。
五、指导个案的反思
1.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换位思考。应站在同家长一样关爱孩子的角度,同家长平等地沟通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最终能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达到最大功效。在本个案中,我多次对小涛的爸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说服了这个与妻子离异10多年,从未管过孩子教育的父亲,勇敢地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最后使孩子走上了健康成长的道路。
冯丽
(新疆克拉玛依准东中学新疆克拉玛依831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