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学会积累

  摘要: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的要求,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积极性,做生活的有心人。

  关键词:培养兴趣 明确目的 抓住重点 确定顺序 捕捉细节 结合想象

  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会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学写日记、书信。”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积极性,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生的观察兴趣是推动学生观察活动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观察效果。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要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观察,关键条件是培养起学生对观察的兴趣。[1]

  第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兴趣的培养,可以借助于学生身边的生活,选择新奇的,有趣的观察对象,引导学生自觉观察,既增长知识,又提高能力。如春暖花开时,让家长带学生去田野上作文实地观察课,让学生在美好的大自然中,摄取自己所爱的景物、人物、动物、植物等作为习作素材;星期日,让学生每人动手做一项有趣的小实验,然后把观察到的实验情况记下来;节假日,让学生跟随父母或自己去商场,农贸市场买东西,细心观察一笔买卖是怎样进行的,当然也可以把自己买东西的心情、想法、挑选过程记下来……这些都成为学生们倍感有趣的观察作业。这些事情,他们乐做爱做,因而有心;因为细心体会观察,自然颇有收获,这种积极的意识,便转化为一种推动力。观察兴趣与日俱增,观察得也具体细致了。[2]

  第二、观察要明确目的

  教师在指导作文观察之前,先得指导学生在观察前明确目的,了解要求,确定观察内容,指出任务。如观察一种植物,,让学生明确目的,仔细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的特点;观察一个人,在教学中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少年闰土》一文作典型,就让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观察时有目的地观察,留下的印象就深刻,写的作文就自然具体。有一次,自习课上我们发现大部分男同学放下作业不做,却围在叶方臻同学的座位前,争着看一只用彩色纸粘糊起来的小灯笼。当时虽处于寒假前的紧张复习阶段,但我们看到这正是引导学生具体观察的好机会,于是就和大家一起观察起来。为了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上来,我们就布置孩子们在第二天下午带来剪刀、浆糊、色纸等,教他们亲手做这样的灯笼。这样一动手,孩子们对灯笼的构造就比较清楚了。

  一只只五颜六色的灯笼做成了,同学们甜蜜蜜地欣赏着,心满意足了。就在这样的时刻,为了使他们的感性认识再产生一个飞跃,我们又鼓励学生根据这只灯笼的构造进行改制,做出有独创性的灯笼来,在中队会上进行展览,并选出十只制作新颖、精致的,在放寒假前送给亲朋好友。这样,既促使学生们进行有目的地细致观察,又把观察活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3]

  第三、观察要抓住重点

  由于小学生观察时易犯随意性或走马观花,见大不见小的毛病,因此教中年级观察作文时,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抓住最能体现事物本质特征的地方,也就是不同于其它事物的地方,那就是观察的重点。

  平时,我们还注意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建议学生家长给学生观察的机会。如让学生自己洗衣服、叠衣服、补衣服,了解衣服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让他们喂鸡食、拿蛋,逐步了解每只鸡的外形、神态以及每只鸡下的蛋的大小、颜色、月只数等。又如指导小学生观察小鸡,要求学生从小鸡身上找出与其它小动物不同的地方:形态“毛茸茸的”、叫声“叽叽的”“眼睛小而圆”、“嘴嫩黄色,小而尖”……学生能抓住这些方面进行观察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

  第四、学生观察要确定顺序

  世界万物在自然界无论怎样纷纭复杂,观察时都必须有序地进行。静止观察时要注意远近、上下、里外、左右、前后、南北、高低等等;移动观察时要做到景随步移,记叙时把观察点交代清楚。如写《商贸街夜景》一文时,我就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的方位,让学生在观察中确定观察的位置,于是学生的作文中就出现了“我走进这条大街……”、“我来到了大街最热闹的地段……”、“我到了大街的尽头……”和“我来到商贸街的东端,先顺着右侧的人行道前进……”、“到达街的西端,我小心地穿过拥挤人群,来到街的另一侧往回走……”学生在写作中把观察点一一交代清楚,景物随步子的移动而变化,读者就不会感到突然和零乱了,当然,观察时的顺序并不拘求于一种形式,我们还可以用时间顺序、由此及彼的顺序等进行观察,但一定要给人以完整的印象,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会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了。[4]

  第五、观察要捕捉细节

  细流之汇,可成大海,在观察和描写时,不可忽视细节。细节,就是生活中的细微末节,包括万事万物的瞬息变化。小学们在观察时,往往喜大求全。可是,生活中哪能天天有大事发生呢?然而,细节却无时不有。因此,在观察生活时,要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别让那些千差万别、多姿多彩的细节悄悄地从眼皮下溜走了。例如学生郑燊的爸爸是个木工,他对爸爸做的一件件家具特别感兴趣,就注意引导他观察各种家具的不同形状,并启发他用泥土做成各种家具小模型,用颜料图上颜色,让大家观察。

  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针对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培养其观察时能抓住事物的细节。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多为学生创设观察条件和机会,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兴趣、观察方法,丰富素材的积累,学生的作文就能做到言之有物,内容丰富多彩,描写生动活泼,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院

  [1]《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集,海峡文艺出版社

  [3]《写作心理学》,刘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教育评论》,叶教育评论曳杂志社出版

  徐钊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青口沪屿小学福建闽侯35011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