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改革探索与思考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 关键字: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教学改革
  • 发布时间:2014-08-29 13:14

  摘要:国家级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我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始终把课程建设和改革作为重中之重。在首轮的改革试点中,学校把传统的《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三门骨干核心课程整合,“变成”了《饭店服务》一门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本文就《饭店服务》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 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 教学改革

  前言

  2012年贵州省旅游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审批,正式列为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行列,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被列为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经过两年的建设,在上海职业教育研究院杨黎明教授的指导下,建设项目小组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和学校实际,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在教学改革中通过实施“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尝试新方法、新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推动了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内涵的整体提升。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顺应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一位专业课教师同时担任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教学,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这种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教学形式,解决了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重复教学问题,将应知的专业理论和应会的操作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技能训练为主线,强化专业理论的指导作用,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习理论兴趣,促进了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训兴趣,为学生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同时还可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二、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特征

  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通俗的理解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

  第一,“三个一体”。即实现教师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室一体化。

  第二,实践性强。一体化教学由于把授课地点搬至实训场地,要求教师在讲解理论的同时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在训练实操的同时又可以巩固理论知识,通教学在理论知识巩固和动手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均有较高的实践性。

  再次,综合性强。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教学内容从单一的理论或实践,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条件表现在课堂教学条件更为丰富,但对资源整合调配能力要求较高;教师专业能力表现在需要教师具备“一专多能”,达到“全科教师”水平,并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学方法则是由于课程改革不能仅用一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需要利用更多更适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组织教学活动。

  三、重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的宗旨明确了中职毕业生在校学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为就业上岗做好知识和技能储备,这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加强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同时,加强实践技能教学。为适应市场需求,现代职业教育呼唤新的教学模式,“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践一体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实践与探索中。这种教学模式,是将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突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重点,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适合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建设小组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邮件调研等方式深入开展调研工作,走访了省内外十余家著名高星级酒店,收集了大量资料,从岗位层级来看,酒店行业岗位管理类人才高级岗位的需求占10%,中级岗位占20%左右,初级占70%;操作岗位高级操作员工占70%,中级占20%,初级占10%。从部门来看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就业到一线部门的占85%,二线部门的只占15%,而一线部门中又有80%的集中在前厅、客房、餐饮、宴会、康乐等主要营业部门。

  通过对酒店高级管理者和一线技术能手进行调研,我们梳理出了高星级饭店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并进行了职业能力分析,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组。

  我们通过课程体系重组,形成了较完善的课程体系构架,并结合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和学校办学特色、教学资源配置情况,整合课程内容,形成了前厅服务、客房服务、中餐服务、西餐服务、调酒服务、咖啡服务、茶艺服务、会议服务、插花服务9个理实一体化项目。

  四、核心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体化整合

  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紧扣人才培养方案,打破传统教学体系的框架,以企业需求为主线,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重点,以职业技能要求为根本,将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首先,将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三门专业核心课程整合为饭店服务理实一体化课程。该课程是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教学方式为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交叉进行。主要讲授高星级酒店三大主要部门一线对客服务技能操作与基本知识。而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三门课程内容合并成一门课程内容,进行简单的加法,而是通过企业调研,通过走访一线技术能手、主管领班等高星级酒店一线服务人员与初级管理者后,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梳理,将三大部门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后得到的项目课程。如《前厅服务》课程中通过梳理我们得出了“礼宾服务”、“预订服务”、“前台接待服务”、“住店服务”、“离店服务”、“商务中心服务”等多个典型工作任务,这些任务都是作为一名前厅服务人员必须要掌握的;而《客房服务》通过梳理我们分析出了,作为客房一线服务人员,必须要掌握“客房清扫”、“VIP服务”、“楼层服务”、“房务中心服务”、“公共区域清洁”、“洗衣房服务”等多个工作任务;《餐饮服务》则需要掌握“中餐零点服务”、“中餐宴会服务”、“西餐零点服务”、“西餐宴会服务”、等多个典型工作任务技巧。把传统的教学内容通过分析和梳理典型工作任务后,我们进行了整合。一是把内容相似的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如预订项目,在前厅接待中有客房预订,而在餐饮服务中也会出现宴会预订,如礼仪礼貌的相关内容,不仅仅是前厅需要,客房、餐厅同样需要,像类似这些相似的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避免重复讲授和训练。二是各项目之间以情景化再现的方式把每个工作任务联系起来,如一个团队的宾客的接待,从前台到客房再到餐厅,这个团队就是我们情景模拟服务的对象,而他们提出的需求就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工作任务,也就成为了教师的教学内容。

  五、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实现条件

  1.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专多能”教师

  《饭店服务》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要顺利进行,必须有一支高素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而且专业教师要从传统的思维中跳出来,把自己打造成“一专多能”的全能教师。一专多能教师的提出最早始于“全科医生”的概念。专业教师不仅仅要掌握前厅技能,而且要掌握客房、餐饮、礼貌礼仪等方面甚至茶艺、咖啡、调酒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对教师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难度。

  2.加大理实一体化实训条件的建设与资源配置

  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模式要求事先把专业课程的理论内容、实习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有机的组合和统筹安排,统一制定模块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进度,编制相应的教学讲义。以学生够用、适用、会用为原则对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一定删改、编排,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同时,为了更好地实施一体化教学,要求学校的教学实习岗位尽可能做到一人一岗,配备必须的教学及实习硬件设施、实现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学、演示教学、练习法,提问法教学的有机统一,以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满足教学需求。

  3.加大对理实一体化项目教材的开发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配套的教材。传统的教材一般都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能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理实一体化教材要摒弃传统的专业教学课程方案,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将各个知识点分解实践训练任务,有计划地开展技能训练。在训练中让学生知其然。教师将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用专业理论知识来加以解释,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4.加强教学评价改革

  在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中,传统的“纸笔测验”+“实践测试”的评价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现行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必须对课程评价的方法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因此,我们把主体考核方式改革为“分阶段考核方式”进行,针对每一个技能知识点,通过项目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结相结合,更加注重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过程环节。

  六、对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1.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必须加快高技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加大“一专多能”全科教师的培养。

  2.理实一体化教学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后,教学资源的投入必然加大,实训条件建设费用必然增加,教学成本必然提高,但取得的效果一时不一定有很大的提高,短期内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3.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模块化整合,并改变课时及授课方式。

  谢朝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