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

  摘要:我国的教育制度正处于不断改革创新的洪流之中。在改革风向的影响下,学校的学科渗透和互动趋势也是越来越明显的。教师通过将学科特点和教学实践及管理经验相结合,从而可以创新管理体制,发展学科特色。本文则主要对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进行分析探究,从而得出二者的有机结合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具有创新性。

  关键词:班级管理 体育教学 有机结合

  引言

  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获取先关的体育知识。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且养成了学生锻炼的好习惯,为其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打下了基础。在锻炼的过程中,也是老师采用不同形式的运动方法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的良好手段。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教育中,体育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有利场所。[1]

  通常说的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一些合理、科学的方式方法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特点,提高班集体的活动力,促进师生感情的交流互动等。在体育教学中探讨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教学的管理和实施都是一个创新,一个发展。因此,该课题具有比较强的研究意义。

  一、体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可以达成共识

  1.共同具有感情交流

  无论实在体育的课堂教学中个,还是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个,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都是非常频繁的,想师生情感也是在不断的融合、融洽。老师在体育课上通过与学生的语言和肢体上的交流,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信赖感,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使课堂气氛融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而通过这种课堂模式,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这对日常的班级管理也是非常有益的。教师要有热心和耐心,应当满怀热情地去帮助、引导学生对学习科目的学习。例如在器械动作的学习时,女生练习的主动性差,这就易导致课堂氛围懒散、沉闷,这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鼓励并耐心的进行讲解,由易到难的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种情况下,班级的管理也比较容易进行,学生紧跟教师的步伐,管理氛围融洽。[2]

  2.都在培养兴趣爱好

  学生对于体育课堂与班级管理的参与过程是需要其亲自参与其中的。并且成为其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培养学生对二者的兴趣爱好,才能够更好的将二者的教育效果展现出来。无论是在体育的课堂上还是在班级的管理中,忽视了学生对参与的兴趣,对其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端正的行为品质等素质就缺乏了有利的引导条件。因为兴趣离不开活动对象,参与活动对象更需要有兴趣。当学生对一体育项目或班集体产生兴趣时,就会主动去接受并积极地参与其中,随着参与热情的增长,就会产生对一种集体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会逐渐养成习惯,不知不觉中形成持之以恒的决心和责任。通过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是单一的教育过程,而是对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养成模式。[3]

  二、体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存在共同需求

  1.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

  学生通过体育课堂中的个人活动或是集体活动,都能学会团结同学,互相尊重,和谐的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个人项目中,鼓励其独立自主性,积极表现自我;在集体项目中则强调学生间的团结协作,共同客服困难,解决问题。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自主的人格、拼搏进取的意识,也营造了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这些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只有学生真正感受过集体的关怀和荣耀,才能真正的从自身融入到班级的管理和建设中去,才能更好的为班级建设发展提供有利的意见,并未班级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2.需要培养学生的意志

  众所周知的是体育运动是一项需要参与者付出很大的身心力气的活动。因此,体育教学的开展使得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参与进一个艰苦耐磨,痛并快乐着的运动中去。学生通过在体育中感受到疲劳压力、耐力忍力从而形成其性格中的抗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亲身体会何为持之以恒,坚忍不拔,坚持到底的含义。学生们通过在运动中的实践,能够学会在失败时决不放弃,努力拼搏;在胜利时戒骄戒躁,继续保持。而老师只要在班级管理中合理的开发学生的坚强的意志力,定会给予学生创造出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3.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律

  体育课堂的授课内容不能够对学生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要有一定的规矩法则,从而约束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避免出现一些例如安全等问题。因此,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有着较强的自我克制和自我约束能力的要求。自律意识的培养同样适合于班级的日常管理中,班级中的自律是指班级成员在履行本班制定的纪律、规范、守则方面有着高度自觉性,并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缺乏监督和管理的情况下,能够自觉有序的进行学习、生活和社交。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自律行为和意识不断增强和深化,并使班集体充满浓厚的自律气氛,进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4]

  4.需要培养学生的三观

  许多的体育活动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双重较量,也是技术和战术的综合运用。而在这类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会通过相应的锻炼,学会并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如辩证的看待问题;客观的观察事物;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等。通过运动锻炼增强了个人的实力,丰富了自己的智慧,这对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建设有着极大的好处。在面对班级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学生能够自行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来探索解决方案,从而实现自我化班级管理。这不仅对于塑造学生的管理能力有益,更是突出了学生的自我价值,突出了学生的人生观。高尚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管理自我学习和生活的保证,是新教育制度下的班级管理的必然要求。[5]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体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分析探究,两者完全可以完美的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探索出新的教学管理方法。在其统一的过程中能够使二者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作为教师则只有把握住其中的教学规律,灵活变通地运用教学方法,才能发挥出深远的教育作用,从而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教育事业,丰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姜鹏.德育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0:239.

  [2]季永涛.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J].科学教育,2002,03:65-66.

  [3]吴尚琳. 略论学校体育教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08:155-156.

  [4]吴建伟. 现代化体育教学与学生身心素质的有机结合[J]. 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03:137-138+134.

  [5] 柏佳传.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51:13-14.

  作者简介:

  汪秋红(1966-),女,高级讲师,1989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体育系,现在黄山职业技术学院从事体育教学及班级管理工作,参加了省级课题【JG13307】的研究及调查工作。

  汪秋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