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

  摘要:数学注重的是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得学生掌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重要性总是被教师们反复提及,它的分值占据数学试卷总分的15.4%。然而,教师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较为注重的是如何使得学生尽可能快地解决题目并取得高分,这就导致应试教育中的弊端,学生只会死记硬。本文将介绍在高中阶段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现状和问题,再阐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最终对全文加以总结。

  关键词:高中 数学 应用题 教学

  一、国内的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及问题

  数学应用题自小学期就占据着重要位置,尤其在高考中更是年年必考。但是,数学应用在教学活动中被视作考查数学等量关系和公式的练习题,其应用意义尚未得到重视。

  1.国内的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

  在我国,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但是人们并未真正重视其应用价值。在现代基础教育中,应用教学被看成数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是认为理论为先,应用次之。甚至在教科书和辅导资料中,应用题知识用来巩固书本上的数学公式,而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追求高升学率和高排名,学生们追求的是高分和体面的年级排名,似乎分数成为师生共同的唯一追求,在面对层出不穷的应用题时,学生们只会完成曾经被教师提及过的题型,在面对综合性题型手足无措。[1]

  2. 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1 过度理论化

  高中数学应用题的出题者虽然从生活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但是偏重于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实际的数学应用能力的考察,导致应用题成为“理论题”。再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太过现实,专门挑选一些高考可能会出现的题目来讲解,并且将解题过程直接传授给学生,未能给予其足够的时间去独立审题并思考问题。题目没有实际应用的意义再加上教师强行灌输解题过程,就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思考、主动解题的积极性,最后沦为机械地填鸭式学习。

  2.2 基础知识教学意识淡薄

  教师们往往是思考如何在几节课的时间完成教学指标,因此,他们未能尽可能地传授解决应用题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并且,他们一味地赶进度导致了学生在课上没有审题和分析题目的时间,只是机械地抄写教室在黑板上写下的解题过程。同时,教师重视的是理论教学,学生们对生活知识了解甚少,而应用题中难免出现生活中常见的银行术语(如:本金、定期储蓄、零存整取等)和工程术语(如工作效率等),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弄清题意,自然只能生搬硬套、不得要领。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题目是要注意讲解一些术语,便于学生尽快审清题意,教学才会有显著成效。[2]

  2.3 教学理念太过传统

  现今,应用题的设计理念、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很多部分依旧沿袭传统,未能结合新的教育形式和社会变化进行灵活转变,尤其是,教师们未能成功地深入浅出地向学生展示解题思维方式并且带领学生分析、了解问题的现实背景和应用意义。更重要的是,大多数老师仍然秉承以自己为中心,以学生为对象的教学理念。为使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产生兴趣,应当采用以学生为主导,老师为引导的理念,真正做到循循善诱、寓教于学。

  二尧对教学问题的改进方法

  1.改变教学理念

  应用题不论是设计还是传授解题方法,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设计和讲解题目才是最能让其接受的。

  2.培养学生解题自信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付高考,尽可能降低难题带来的解题阻碍,不少的教师热衷于在平时讲解一些难度高的应用题,这使得学生在解题时屡屡受挫,对数学应用题自然产生习惯性的畏难心理,甚至其中一部分人对数学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倘若学习时毫无兴趣,教学又谈何成效。教师在讲解应用题时,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先从简单的题目入手,再在简单题目的基础上渐渐提高题目难度,如此一来,学生们便会渐渐适应难题,解题信心逐渐增强,不再有畏惧之心。

  3.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得到正确的解题结果,而是为了使其学会自己如何获得正确的解题过程。应用题既然来源于实际生活,那么教室可以设定相应的情景,比如教师设计一道题:一人选择三年定期存款,年利率是3.%,求三年后他获得的本利和是多少?在解决这道存款问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日常的存款场景,按照题中数据来进行情景再现并且写出解题需要了解的几个关键点,然后分组,让学生自主讨论并分配解题任务。最终整合任务,再次讨论解题的思路和正确结果。这种方法被称为是驱动式教学方法,即由教师给出题目并分析解题关键点(即解出题目需要完成的任务),最终由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结果。该方法正是很好地贯彻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已在一些学校得到应用。[3]

  4.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目前,中国的教育依旧是应试式教育,学校普遍看重升学率和分数排名,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因而富有功利色彩。在此背景下,教师更偏向于速成式教学,即力求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此种教学的弊端就是学生只懂得教师传授的数学理论知识,对生活常识知之甚少,而教师只是讲解题方法,忽略了对应用题中来自于实际生活的基础知识(如定期存款的含义)。在应用题中,数学模型和数学公式固然重要,教师不可只求讲得快,更应当讲得细。即其应注意一些应用题中出现的非书本知识的灌输,毕竟,成功解题时建立在对应用题的题意充分把握的基础上。

  结论:

  目前,国内的高中数学教学,尤其是应用题教学成效并不理想,这主要是缘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亟待改变。中国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用于应用题教学活动中。只有改变老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而以学生为主导,促使学生积极地独立审题、解题,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成果才会更显著。

  参考文献:

  [1]江慧娟.高中数学用云梯研究性教学研究[J].2010,13(9):102-104.

  [2]李一平,田新国.数学应用题解题困难分析教学策略研究[N].湖南农机. 2010. 01.

  [3]陆创.对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N].数学教学通讯.2013.18.

  何明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