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信息技术融合助推教学模式改革

  摘要: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而且也在影响着教育和学习方式。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教育本身也从目的、内容、形式到组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本文以借助信息技术在中职学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合理使用为例,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电子专业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 融合 教学模式 改革

  电子技术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时,要特别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不能照搬书本,要在授课过程中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更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对专业知识的一大补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变革,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小有收获,总结如下:

  一、依托课件再现过程,帮助学生增强理论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条件的制约,许多身边有趣的电现象,无法在课堂内得以充分展现,教师不妨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多媒体能够处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使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展现过程,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生动的实际情景,可以把那些抽象的、语言难以表达的、变化过程复杂的教学内容,如电流、磁场方向等,使学生通过动态图形、过程图景等现象的观察,理解客观物质的内在运动规律。例如:三相异步电动机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学生对其工作原理理解不深,为此在授课时我利用配套教学多媒体课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主要通过动画展示电动机的工作过程,形象的再现磁场的变化轨迹,再加以简要地阐述,总结出“电生磁,磁生电,电受力”的九字法工作过程,让学生深刻地领会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另外电子技术课程一些实验难度大,甚至有些操作具有危险性,而实验箱上的元器件大多比较小,在班级教学中存在可视角度及范围的局限性,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和交互功能,特别是实物投影,就可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二、仿真软件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技能水平

  交流电路的实验要使用380V三相或220V单相交流电源,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许多教师在讲授这些知识的时候大部分是安排学生计算而取消相关实验环节,这样学生就缺少了直观的认识,也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用电子软件进行仿真演示,带领学生通过相应的软件操作,在屏幕中观察仪器的测量过程,在电脑上就能做这些看起来危险的实验了。通过仿真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功率因数在电路两端并联电容之后变高了,电流变小了,而有功功率不变,这时可以让同学们再计算一下,以验证仿真结果,这样就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取得了应有的教学效果,同时可以很方便的更改元器件参数与书本上的计算题相互验证,做到了仿真实验与传统实验有机结合,不仅解决了实验耗材设备不足等实际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更会加强学生对电路的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做到了仿真生产作业与顶岗实践相结合,把电子技术课的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结合专业巧用网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落到实处。网络技术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寻求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了原来单一的学习方式。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学生在对网络资源使用的过程中,能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探究式学习,对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优选和进一步加工,再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的利用,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将得到关于信息技能方面最好的学习与锻炼。如在学习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时,“晶闸管的可控整流原理”这个知识点书上没有具体展开论述,我只做了一些提示,并提供必要资料,让学生课外通过网络去完成,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只要教师指导有方,引导得当,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从过去的“教师教,学生听,你教我学”的模式中走出来,进而变成“我要学,我想学”,慢慢走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当中,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四、信息技术加大容量,精心创设有效课堂

  中职学校电子技术课程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大模块构成,无论是必修章节还是选修章节,由于受课时限制,导致每节课讲授内容多,容量大,用传统方法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新课改大力推广的今天,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上做文章,而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节约如板书等的时间,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课堂这一主阵地上,运用信息技术把教学内容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元化、立体式的呈现方式,必然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使课堂丰富多彩,也必将为提高学习效果产生积极影响,真正实现了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的终极目标。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具有非常独到的优点,可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了多样化;在教育模式上,使个别化学习和交互式教学成为可能;在教育观念上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能更有效地培养素质型和创造型人才,实现“激趣入境———多元互动———乐学提高”的目标,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杨吉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