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在愉快的氛围中施教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幼儿园,愉快教育,幼儿活动,快乐童年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9-01 15:24
摘要:幼儿教师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工作中要倾注慈母般的关爱,处处言传身教带团队潜移默化做楷模,努力构建平等和谐关系尊重幼儿的人格,注重发现幼儿闪光点鼓励性多元评价幼儿,为幼儿的终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 愉快教育 幼儿活动 快乐童年
“愉快教育”是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让幼儿愉快地学习、思考,游戏。在愉快中开发智力、获得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在愉快中教会幼儿“学”与“玩”,培养幼儿做愉快学习、游戏的主人。几年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深刻地认识到“愉快教育”是一种充满爱的教育。爱是“愉快教育”的基础,爱是幼儿基本心理需要,幼儿渴望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学习、游戏、成长。因此,和谐融洽的气氛是教学活动的前提,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氛围,让教学活动愉快、活泼,幼儿感到轻松、自如,从而畅所欲言,生龙活虎、跃跃欲试。
一、崇高的职业道德倾注慈母般的关爱
“愉快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没有教师对幼儿的爱,就没有愉快教育。因此,在实践中,倡导教师“全心全意为幼儿、为幼儿成长服务”的思想,把“热爱是教育的前提,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作为座佑铭,时时鞭策教师。幼儿年龄比较小,特别容易对教师产生母亲般的依恋之情,小班教师要“做老师、做朋友、做妈妈”,像母亲一样珍视、爱护幼儿的这份感情,周到地关心幼儿的生活,如,面部脏了,帮他擦一擦;鞋带松了,帮他系一系;衣服没穿好,帮他整饰一下。多和幼儿交流、沟通,拉近与幼儿的情感,对幼儿的过失因势利导,对自理、游戏有困难的幼儿多鼓励、多指导,不指斥、不歧视,使幼儿从中感受到了朋友间的真诚之情,母子间的真诚之爱,同时也不乏严格要求之爱。大班教师,“不做警察,做幼儿的良师益友”。
大班幼儿对人、对事开始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自主、独立的要求日益强烈,因此,在学习、游戏、生活中,教师俯首倾听幼儿的不同的意见,满腔热情地加以引导。幼儿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包办代替,幼儿遇到困难给予循循善诱的启发,决不生硬灌输,使幼儿从教师的耐心指导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鼓舞与激励,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进而感到老师可爱、幼儿园可爱、愿意到幼儿园学习、生活、做游戏。
二、言传身教带团队潜移默化做楷模在实施“愉快教育”中,教师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心目中的教师成为幼儿的知心朋友,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为幼儿“乐学”、“会玩”奠定感情基础。教师把自己融入幼儿群体中,成为幼儿当中的“领头羊”,幼儿的心灵是天真的、纯洁的,他们最重情感,最喜欢快乐,玩是他们的天性,教师要创造“学中玩、玩中学”的氛围,达到“学”与“玩”的和谐。教师深入到幼儿之中,带领幼儿这支“团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春天,带领幼儿春游,了解勃勃生机的大自然;夏天,带领幼儿树下纳凉谈天说地,秋天,和幼儿一起到田野欣赏丰收的美景;冬天,和幼儿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平时与幼儿共同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一起保护幼儿园良好的环境等等,看似司空见惯的活动,其实是教师与幼儿之间感情的沟通,正是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幼儿才把教师当做知心朋友,向教师敞开心扉,为教学活动的和谐、幼儿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愉快教育”所追求的是“学与玩”的和谐,教师只有把自己融入幼儿队伍里,言传身教,成为幼儿当中的一员,才能构建平等和谐的关系,才能实施“愉快教育”。
三、构建平等和谐关系尊重幼儿的人格
尊重幼儿的人格,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对待幼儿的基本态度。没有对幼儿人格的尊重,平等和谐的关系就是无源之水,愉快教育也是一句空话。幼儿年龄虽小,但也是一个有感性、有灵性、有理性的活生生的人,有和成人一样的感情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需要教师的关怀、理解,更需要尊重。
教师没有理由苛求幼儿不犯错误,面对正在成长、需要教育和引导的幼儿,既不能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嘲笑他,也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手段训斥、挖苦,教师不仅要尊重那些表现优秀的幼儿,对顽皮的幼儿要给予更多的“偏爱”。平时注意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有意识地组织活动,给幼儿表现的机会,帮助幼儿在群体中树立威信,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在实施“愉快教育”中,以尊重幼儿的人格为出发点,寓教育于爱的情感中,在幼儿面前教师自觉做到:“多些耐心,少点急躁;多些表扬,少点批评;多些鼓励,少点挖苦;多些和风细雨,少点电闪雷鸣。在“愉快教育”中,教师用实际行动谱写一曲爱的奉献之歌,促进与幼儿平等和谐关系的形成,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四、发现幼儿闪光点鼓励性多元评价
把微笑带进课堂,用微笑对待幼儿,用语言鼓励幼儿,恰如其分地评价幼儿,体现幼儿的自身价值。幼儿年龄小,情绪很容易受到感染,教师时刻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无论生活、工作中有什么烦恼和困难,只要接触幼儿就必须忘掉,以饱满的热情、亲切的笑容开始每一天的工作,在教师的微笑中,幼儿心情愉悦,精神放松,很快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游戏中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幼儿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学习、游戏的兴趣,还要十分注意保护幼儿的高涨热情,尤其是对那些自理能力差、游戏水平低、个性特征强的幼儿,教师要时刻照顾他们,给予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心理暗示。在教学中用宽容的心态,给幼儿鼓励性的评价语言,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为了防止鼓励性语言苍白无力,教师要以事实说话,巧妙点拨,春风化雨,发挥“引导者”的功能。由于幼儿性格各异,所以鼓励性评价也要因人而异。教师要满腔热情鼓励幼儿,如,“真不错!”、“你真棒!”、“说得好”、“你手真巧”、“太精彩了,“真了不起”、“读得美极了”,这种对幼儿感情真切的鼓励,让不同层次的幼儿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从中认识自我、鉴赏自我、提高自我。
在幼儿教育中,实施“愉快教育”,教师倾注了无私的爱,为幼儿创设了愉悦的氛围,让幼儿有尊严的成长,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岩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幼儿园吉林乾安131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