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操作与学科竞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初探——以高校工程造价软件教学为例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实战操作,学科竞赛,教学模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29 12:12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造价行业的深入与应用,软件操作能力成为社会用人单位应聘条件之一。作为学生,掌握造价软件的操作,对毕业生就业能力及就业机会都增加了很大的竞争力。基于高校教师对工程造价专业理论与软件教学的研究与探索,以实战促进步,以比赛促交流,以模式促发展,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学习兴趣,从而推动了专业人才的就业,实现了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应用技能与理论实践的综合人才。
关键词:实战操作 学科竞赛 教学模式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职业技术等专科学校都设置工程造价或工程管理专业,相应的课程教学也都具有各种各样的模式与创新方法。为了适应现今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工程造价软件的应用也逐渐普及化,软件操作能力变为社会用人单位应聘条件之一。作为学生,掌握造价软件的操作,对现今毕业生就业能力及就业机会都增加了很大的竞争力,因此,高校工程造价软件教学模式是现阶段高校教师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概况
以广西某高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为例,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自建立以来,设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三个专业,在之前十几年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学院对此专业的教学安排实行涉及面广、接触面宽、深入浅出的教学模式,上课采用老师教授理论知识为主,演练为辅,虽然对相关课程也安排课程设计作为考核学生掌握程度的标准,但安排的时间较短,算量内容相对较少,且未采用相关造价算量及计价软件,导致学生们掌握工程造价软件操作不熟练,只是理论上的学习,没有实战性操作。这些缺点在学生做毕业设计时,就凸显出来,以致在就业选择上,就会让毕业生逊色于其他同等水平的竞争者。[1]
这两年,学院几名学生在专任老师的指导下连续两年在全国大学生广联达算量软件大赛及斯维尔算量大赛上获得好成绩,都强有力的说明了学院正在逐渐拓展工程造价领域的新发展。去年学院获教育部批准开设工程造价专业,对于未来学生来说,无非是一个很好地掌握造价技能与适应社会的机会,采用什么形式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这将是学院工程造价教师亟待探索的问题。
二、实战操作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初探
结合本人在该校土木工程学院及成人教育学院教授相关工程造价课程的情况及些许经验,为了更好的让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理论及实战操作能力,让学生合理利用大学时间考取相关建筑行业专业证书,让工程造价毕业生能在毕业时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实战操作性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呼之欲出。
1.实战操作教学方法,以实战促进步,增强操作技能
现今,市场中工程造价算量软件有广联达、鲁班及斯维尔软件,计价软件有广联达、博奥、广龙等,这些软件都是现今从事工程造价人员中必须掌握的内容。学院应该在保持原来理论教学教授的基础上,增加实战操作课程,例如工程计价软件课程、工程算量软件课程等,通过软件进行授课,将实际工程给予学生练习,通过图形算量、钢筋算量、安装算量软件的学习,合理计算出正确的工程量,同时恰当的选择定额计算综合单价,并汇总工程总造价。在课程结束后,组织课程上机考核或课程设计,使学生边进行实战操作、边咨询,从而真正掌握工程造价软件的操作技能,合理的计算工程造价。[2]
在实战操作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也要考虑到相关问题。例如对于学生实际操作工程的选择,可以利用教师资源与社会造价事务所沟通、选择适合学生计算的难度相当的工程或利用学校的基建工程案例;对于学生考核的方式及评定标准,由于电子软件作业成果易抄袭,这就要求教师在分配作业任务时有所区别,防止计算结果的抄袭。
2.学科竞赛模式,以比赛促交流,增加学习兴趣
这两年,工程造价软件越来越多,并不断创新、改革,同时结合高校相关课程的学习,造价软件公司相继举办了广联达算量大赛、斯维尔算量大赛等,并参照造价员考试中机试的考核方法,针对高校相继举办了大学生工程造价算量大赛。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个非常有利的平台,通过比赛加强和优秀学校学生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院应借鉴全国比赛的模式,以实战操作课程的学习与课程考核为基础,在学院或在学校组织工程算量大赛、模拟招投标大赛等相关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比赛,邀请从事工程造价的社会人员作评委,设置奖励,积极鼓励学生参与。通过比赛,促进同专业学生的交流、学习,也更好的促进了对专业课程的掌握与实践,同时为参加全国性的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3]
3.二者融合,以模式促发展,推动学院就业
通过实战操作教学与学科竞赛的融合,实现以学生进行实战操作为主体,教师演示、指导为方法的授课模式与组织、参加院级、校级及国家级的学科竞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完整的掌握工程造价软件的运用,同时推动了整个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通过实战操作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参加专业证书的考试,例如全国注册造价员考试,通过专业理论的学习与造价软件操作能力的掌握,积极引导、培训学生参加专业证书的考试,不仅让学生从实际操作能力上掌握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同时从专业理论上获取质的飞跃,从而增加毕业生的含金量,大大推动了学院毕业年级的就业率。
三、未来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在造价行业的应用与普遍化,必将进一步推动造价行业的发展,同时全国各个高校对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对从事工程造价人员及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将有很大的前景,而高校教师对工程造价专业理论与软件教学的研究与探索也将不断创新,以实战促进步,以比赛促交流,以模式促发展,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了专业人才的就业,实现了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应用技能与理论实践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阳华.关于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提升工作造价软件使用能力的若干思考[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B01):158
[2]牛欣欣.造价软件应用打算在工程造价专业中的促学作用[J].江西建材,2014(1):230
[3]朱溢楠.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实施[J].学园,2013(5):95
王颖 林海珍 李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