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与思考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29 12:28
摘要: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发展与改革的迫切需要。本文阐述了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 教学管理 信息化建设
教学管理是高校确保教学工作顺利、高效运行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中心。当前,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教学资源配置越来越复杂,教学管理过程呈现高度专业化、高度复杂化的现象,这种情况决定了高校教学管理信息量大且处理困难,教学管理局限性越发明显,迫切地需要改革。当今,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 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教育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创新,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动教学管理信息化,促进教学管理信息化,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是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高校自身发展和深化改革的有力支持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纷纷通过丰富培养层次、增加专业类型和方向、扩大招生规模等手段提高综合竞争力以谋求发展,同时也在逐步实施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的学分制改革。教学管理工作也因此导致各种事务和相应数据急剧增多,在有限的资源下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为此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完善的信息工作平台,将技术手段充分融入管理工作体系!进行高效率、高质量、高准确度的信息采集、存储、分析、处理、传播和反馈,可使得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现代化,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有力支持。[1]
2.有利于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的灵活性、交互性和及时性对包括教师、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实验室、教学资料、教学经费等在内的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特别是在发展进程中,大多数高校经常遇到资源紧张而经费有限的情况,可以通过科学的统筹规划和调度进行安排。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并且及时做出改进和修正的决策。
3.有利于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后,把很多原来需要手工操作的数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结算交由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负担,减少不必要的差错,使教学管理人员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和管理研究中去。同时,信息化的教学管理要求全体人员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工作和学习,促使全体人员积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2]
二、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学管理工作日趋复杂繁重,各高校争先采用教学管理相关系统,使其逐步替代原始的手工作业,信息化建设较成熟的高校已经进入到无纸化教学管理的状态。但是,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在日常实施中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缺乏必要的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学校长期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许多高校教学管理采用了信息化系统进行教学管理,但在教学管理系统设置上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足。这是由于教学系统软件开发设计时,主要是针对高校教学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的设计,教学管理系统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没有结合高校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管理,使得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陷入困境。
2.教学管理信息化认知不足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教学管理信息化意识不高,是当前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之一。当前,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很多高校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中,忽视了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在进行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各部门之间在传递信息时主要是人工作业,查询教学所需数据时,还是习惯性向相关部门询问数据,而不使用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查询,这样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增加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不利于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3]
3.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各高校对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的重视度不足、管理队伍不稳定。许多高校对教学管理人员使过分使用,使得教学管理人员日常事务繁多,缺乏对高等教育及教学管理的深入研究,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教学管理人员其地位低,教学管理队伍缺乏吸引力。其次,由于这一岗位的特殊性质,教学管理人员极少有外出学习参观的机会,思想比较保守,信息比较闭塞,工作模式比较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处于维持性管理,缺少创新的思维和魄力。在面对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变革过程中畏手畏脚,缺乏主动创新意识。
三、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针对上述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策略。
1.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意识
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意识,是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人员应重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现代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育观念和思想的转变,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意识,重视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发展,对于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 对高校而言,高校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管理观念,树立信息化的教学管理观念,重视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宣传力度,形成使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加强教育观念的思想的转变,打造信息化教学管理。[4]
2.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
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是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举措。对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而言,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结合高校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鉴于目前各部门之间相互独立的状况,加强系统之间的兼容性,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尽量使其整体化,以达到教学管理各部门之间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时协同合作的目的。对于无法整合的系统,通过对系统中数据的分析,结合相关标准,进行二次开发使其与教学管理系统建立统一接口,以便数据统一化, 完整化,达到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目的。
3.健全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
健全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也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化的校园平台,制定有关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制度,有利于确保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实施。教学管理信息繁杂,必须健全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构建一个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在健全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都是不同的,因此,健全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应从整体上对本校情况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教学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应信息化教学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
总之,教学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化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结合高校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意识,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健全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优化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不断探索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管理信息化
水平的提高,进而保障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进行。
参考文献:
[1]熊骞.教学管理信息化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研究与实践.管理观察.2009(22)
[2]李智虎,王杭州.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3]曾美芬.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研究.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4]胡小莉,张妍,王璐.关于加强高校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7)
张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