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结构渗透美学教育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美育,文化教育,小学生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5 13:53
摘要:当今社会,美育已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关键词:渗透;美育;欣赏美;鉴赏美;感悟美;体验美
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既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美育也是小学生最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教育。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从而感受美,欣赏美,让学生始终对英语保持浓厚的兴趣。下面就英语课堂中如何渗透美育内容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1.教师的语言美
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
英语教学的语言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除了口语流利外,还要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优美的语言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
2.教师的教态美
要实现美育教学,首先要增强外语教师的审美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教师教态要亲切自然,热情活泼,衣着美观得体。教态美包括仪容、风度、神情、姿势等等。教态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小英课本知识接近生活,情景性强,英语教师必须集言语、表演、造型等艺术手段于一堂,全方位地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并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
3.教师的板书美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高度浓缩,是教师的微型教案,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板书设计要文字精练,一目了然,运用和谐的色彩,图形、表格等构图清晰。创造板书的形式美可以强化课堂教学效应。板书形式的美,顺应了学生喜新、好奇心理,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科学实践证明,精心设计的色彩搭配、和谐美观的板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也是课堂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平时授课时笔者通常用黄色笔强调某一词,用同一色笔书写同一规律的知识。这种习惯有利于加强记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学生是美的实践者
1.在环境中鉴赏美
一个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环境能让学生愉快地享受学习的过程。所以,英语教师有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让自己的教室用一些非常漂亮的图画配上简单易懂的英文说明来装饰教室,让学生有意无意地看或者读,在美丽的图片的吸引下把英语单词和图画结合起来记忆,学生记忆的同时也能愉快地接受知识。另外,也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美术作品,再配上合理的英文说明在教室进行展示,换一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这样,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富有情趣的氛围下去感受、去表达,使教学增添了活力,使教学变“单调”为“多彩”。
2.在教材中感悟美
走进英语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但这美丽远远抵挡不住教材灵魂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知道了得到帮助时不忘说声“Thank you”给人造成麻烦时道声“Excuseme”别人有困难时,主动询问“Can I help you?”初次见面,要说Nice to meet you,How do you do!礼貌礼仪教育在英语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礼仪修养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道德。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礼仪和言谈举止也是我们英语教师的一大任务。
3.在情景中感受美
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育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迅速排除难点,把握重点,掌握英语知识,这种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在教学中,通过色彩、背景、音响效果等,通过学生的表演,真实地表现人物活动场景。表演者和观赏者都是审美的主体,都能从中感受和鉴赏美,学会创造美。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体态语、动画等,把学生带入一个生动形象、富有感染的情境中去,让学生直观感受美。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中美和趣味性的因素,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使美育融于英语知识学习之中。比如每个单元的Story time,虽然它的趣味性、情景性比较强,但仅靠老师的语言描述仍是不够的,于是就利用动画画面,录音带的音响效果等来增强学生的形象感受。让学生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创设不同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将其表演出来,这样,他们不仅锻炼了自己听说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4.在活动中体验美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各种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在课堂里可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把单调的语言个体转化为具有生动形象的艺术个体,边听边做,边说边做,在发展听力、训练口语、培养创造性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从中孩子们既能学到如何用英语自由表达,又能欣赏优美的艺术品,得到了美的熏陶,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正蕴含于这一次次的教学活动中。
美育的实施需要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备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语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阳光,变成雨露,深深地渗透到学生心里,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进而创造出美,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胡贤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