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融合的课后作业设计及教学建议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素质教育,作业设计,语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5 16:18
摘要:新课程提出了要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突破了“双基时代”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本文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阐述了课后作业“三维”相融、各有侧重的设计意图,并提出了教学建议。
关键词:“三维”相融;各有侧重;课后作业;教学建议
古人“学而时习之”的课后作业观强调复习、巩固知识和技能,倡导“温故而知新”,在温习旧知识的同时获取新知识。现代课后作业观认为,课后作业的功能不仅仅是巩固、检查学生学得的知识和技能,还担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创新意识培养的重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感情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我们遵循“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根据小学低年级“阶段目标”的要求,采取“‘三维’相融,各有侧重”的方法,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下面简称“二年级下册”)设计了课后作业。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我们的设计意图,并提出几条教学建议。
一、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后作业五个方面设计意图探析
1.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课程标准》在低年级“阶段目标”中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究竟小学生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说,靠教师对内容的繁琐分析,不行;靠教师满堂问,也不行;靠教师布置大量的机械性作业,更不行。其主要途径就是靠朗读。只有让低年级小学生“直接接触”文本,通过反反复复地、原汁原味地朗读课文,才能真正地“入境悟情”,才能真正地“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二年级下册”共有24课,有21篇要求朗读,约占总课文的90%。“二年级下册”有13篇课文要求背诵,约占总课文的54%。安排了4次默读,这为今后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奠定了基础。教材还安排了1次“复述课文”,3次“讲故事”,这都有利于学生积累运用语言,培养口头表达和创造思维能力。
2.写字。《课程标准》在低年级“阶段目标”中指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为了让低年级小学生打好这一基本功,“二年级下册”延续“二年级上册”的做法,按笔顺规范展示了部分生字的笔顺,其目的是突出写字的难点。其余的字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记忆笔顺和字形结构,然后,将所有能识会写的字在田字格里描红。在写字的实践过程中,也伴随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如,热爱祖国的情怀,认真学习的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审美的情趣和良好的习惯等等。
3.查字典。“二年级下册”的课后作业安排了3次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让小学生分别对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和难检的字进行查检,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词句的积累和运用。词语的积累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读读,抄抄,再听写。意在巩固识写,强化对词语的记忆。2.读读词语。增加这种形式,意在让学生积累一些由熟字组成且有活力的词语。另外,还有几种,如:第7课《蜗牛的奖杯》,将两个同义词进行比较。第8课《狐假虎威》,将一组词语通过表演进行深化理解。第19课《台湾的蝴蝶谷》,将描写色彩的词语进行归类。
在课后作业中,分别安排用“觉得”、“忙着”、“已经”、“一边……一边……”等词造句。每道题有2~3个例句,有的出自于本课,有的出自于前面课文,有的是联系生活实际而设计的。目的是从不同角度给学生提供范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词的用法,以便进行模仿。
5.综合性学习。《语文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二年级下册”对综合性作业的设计作了探索性的尝试。这些作业大多富有情趣,开启思维,引发想象,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1)侧重于教材资源的开发。如,第12课《木兰从军》,“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第ll课《沉香救母》,“‘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想象一下,这时他们会说些什么?”
(2)侧重于与其它学科的结合如,第3课《月亮湾》,“你的家乡哪儿最美?试着画一画,再向同学们做介绍。”第22课《猴子种果树》,要求“演一演”。
(3)侧重于搜集资料如,第1课《古诗两首》,“搜集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读一读。”第15课《晚上的“太阳”》,“找一找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再读一读。”
二、如何处理课后作业的几条建议
1.树立正确的作业观
教师要把课后作业提到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去认识。让学生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去自我表现。通过课后作业的实践,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倾注关爱,只能引导激励,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强制约束,更不能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2.强化目标达成意识
课后作业题是每课书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只有每课的目标落实了,才能确保小学阶段教学总目标的实现。因此,教每课书要强化目标达成意识,把课后作业的教学当作教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如,朗读课文。初读时,必须把课文读通;精读时,必须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只有这样循序渐进地将每一课的课后作业加以实施,“二年级下册”的教学目标才能——落实。
3.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作业质量的重要保证。作业要尽量在课内完成。如果教师用自己的讲充斥整个课堂,占用了学生主动活动的时间,课后作业必然推至课外。这样,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再一方面没有师生和生生的互动,课后作业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4.创设宽松操作氛围
根据教学实际,可以对课后作业进行适当的增、删、改、换。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可以让他们自行设计作业,如,同一课有的可以有感情地朗读,有的可以表演,有的可以绘画……这样就能鼓励创造,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获得成功的愉悦。另外,做作业的形式要有趣味性。如,可采用“摘苹果”等形式让学生“读读词语”;可运用“竞赛”等形式去“朗读课文”;可用“演一演”等形式去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写字”后,可办“小小的展览会”:“综合性学习”可与语文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一种欢乐、宽松的氛围中去完成课后作业。
总之,课后练习系统是教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三维”相融,各有侧重的方法设计的语文课后作业,通过练习,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获得素养,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郭春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