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安全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初探

  摘要:文章基于调查问卷,剖析高等院校安全教育现状,探究不同等级高校安全教育模式,论证了高校应增加实践演练式的安全教育活动;提出行之有效解决办法形成一套更加完善且具有实际价值的高校安全教育系统。

  关键词:高等院校;安全教育;对策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辽宁省20所高校所做问卷调查,分析各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分析总结各高校现有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统计学知识进行数据分析,对高校现有安全教育提出改进对策。

  一、高效安全教育现状

  1.高校开展安全教育的频率

  调查表明,86%的高校都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50.72%的高校每学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25.36%进行两次安全教育,4.31%进行3次,5.74%进行4次。不容忽视的是,约14%的高校从不开展安全教育。

  2.高校开展安全教育的方式

  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的高校中,安全教育内容多为心理安全类和社会安全类,所占比率分别为74.44%和61.88%。安全教育形式乏味、枯燥。安全教育方式过于形式化,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对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作用不大。

  3.高校安全教育资源的配备情况

  调查表明30%的高校有专门的安全教育教材。安全教育课的教授者33.49%为辅导员,22%的被调查者不清楚教师的身份,3.83%的高校没有配备老师。对结果交叉分析显示,有安全教育教材的高校相对来说教授主体会更加专业化。

  二、高校安全教育不完善的原因分析

  1.学校方面原因

  1.1 开展安全教育的次数较少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高校每学期只进行一次安全教育,还有一些高校根本不开展任何安全教育活动。一方面是因为高校对安全教育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致使安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形式大于内容。另一方面是高校的主观意识偏差,认为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防范意识,只单独考虑到学生年龄这一方面,而忽视了安全教育显然是不合理的。

  1.2 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安全事故普遍发生在各大高校里,各高校虽然也会积极处理,但缺少行之有效的防范运行机制,对这种状况司空见惯,在只管理不教育的运行体制下,很难达到杜绝发生的效果。

  1.3 缺乏相关教材,师资力量薄弱

  安全教育教材不能得到完全的保证。有些高校没有相关的安全教育的教材;在对安全教育的老师的组成成员的调查中,基本是一些不具备专业知识的老师,采用照本宣科的方法授课,学生兴趣不高,安全教育效果不明显。

  1.4 安全教育内容不够完善,教育形式单一

  高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内容多为心理安全类和社会安全类,也有少数高校会有假期安全教育和交往安全。仍有些高校未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导致安全教育主渠道缺失;有些高校虽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未达到规范管理。高校常以讲座,公益宣传等替代安全教育课程,系统性不强,无法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安全教育内容颇显陈旧,还主要集中在法律法规、人身安全等,内容老化,体现不出时代性,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学生自身方面

  2.1 自身安全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学校对学生的安全隐患多次提醒和教育并有有严格规定,但仍有不少学生抱着侥幸心理。高校学生在外出备案、防范推销及陌生人等方面都不以为然,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对自身安全重视程度不够。

  2.2 自身安全保护知识储备不足

  高校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专门的安全教育教材有限,学生也没有通过自我学习来获得相应的知识,学生接触安全教育的机会和接受正规安全教育的数量不足。学生平时接触其他安全教育的机会少,从而导致学生的自我安全保护基础知识储备不足,针对突发情况不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2.3 社会阅历、生活经验不足,判断力不强

  多数大学生与社会接触接触较少,思想单纯,心地善良,容易感情用事,对一些人和事缺乏应有的判断能力,且对于事物的判断往往停留在表面上,不做进一步分析,从而给一些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还有一些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原因或怀揣通过打工达到锻炼自己的目的,往往求职心切,追求高薪,贪图小功小利,却不知被一些诈骗分子利用这一心理,收取费用,反而被骗取财物。

  三、高校安全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1.完善安全教育建设队伍,强化师资力量

  各高校应该在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前提下,加强安全教育师资力量方面的投入,加大安全教育授课教师的培训与指导,培养一批资深的安全教育课程教师,建设有关安全教育得到教学体系框架,完善安全教育队伍建设,强化师资力量。

  2.完善安全教育知识,改革安全教育形式

  高校安全教育内容陈旧,传统的安全教育内容已然不能引起当代大学的兴趣,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大学生安全防范方面的要求。各高校应及时更新陈旧的安全教育内容,与时俱进,一方面组建安全教育课程教材编写组,针对本校实际的安全教育形势,编写系统的安全教育教材,形成新颖独特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增多实践演练,与时俱进,改善安全教育模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丰富授课形式,向同学们传授安全知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保障在校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使高校安全教育模式更加贴合实际,从而发挥最大的作用。

  3.明确安全教育侧重点,重视培养技能

  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侧重在知识的传输,而忽视了技能的培养。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必然重要,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身安全防范能力,则会出现事倍功半的后果。大学生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来掌握处理安全事故的技能、方法,真正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高校应该从实际出发,明确安全教育侧重点,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

  四、结语

  对比总结高等院校安全教育现状,剖析现有安全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一方面高校应优化安全教育系统、更新安全教育内容、改变安全教育形式、强化安全教育师资力量、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另一方面要提高同学们对安全教育课程的兴趣,从而增强在校大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避免悲剧的重演。

  参考文献:

  [1]唐青.试论大学生安全教育[J].科技信息,2011.

  [2]苏群.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战略[A].学理论,2013

  [3]莫德格.浅析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A].佳木斯安全教育学报,2014.

  [4]于静,刘健,廖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A].学理论,2014.

  [5]容岚.关于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3.

  孙红 刘博 张帆 宋树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