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存在问题与建议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关键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现今推进有效课堂,打造高效课堂,追求卓越课堂。但是,在推进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本文从转变教师认识,增强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等方面,简述自己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问题;建议

  高效课堂是指目标达成度高的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在全国第八轮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取得成效后,积极掀起了扎实推进有效课堂,打造高效课堂,追求卓越课堂的改革实践活动。新的教学理念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逐渐渗透,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个性化体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表现出其巨大的魅力。但是,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在构建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师认识方面存在问题

  部分教师不理解高效课堂的内涵,认为构建高效课堂是少数优秀教师的事情,和自己没有关系,并且主观认为高效课堂只是形式主义,认为构建高效课堂教师累,学生苦,学不踏实,不值得推广,于是消极对待。部分教师错误的认识高效课堂的现象,亟待解决。

  二、教师专业知识存在问题

  农村教师学历不达标,知识更新慢,专业不对口。教师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其知识结构是复杂的多层结构,主要有三层,最基础层面: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第二层:具有1-2门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知识;第三层:教育学科类,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展开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同时还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工作的先决条件就是扎实的专业知识。

  但是,农村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并不理想,部分教师专业基础不牢。由于环境、经济、交通、信息等基础条件的限制,农村教师接触外界的机会少,接收教育教学的新思想、新信息比较滞。小学教师又是“万精油”,一个教师教多个学科,这学期教语文,下学期又教数学,并且所教的学科往往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对应。由于教师没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作支撑,常常给课堂教学留下瑕疵和遗憾。

  三、教学技能方面存在问题

  1.教学设计浮于表面,缺乏针对性。不少教师为了省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为了应付检查,只重视教案的书写,对学生特点的了解,教材的研究、推敲,教学策略的设计等很敷衍,无法认真研究,更有甚者教案也照抄教参,根本没有思考加工,自然是教案不能指导教学,无方向,无针对性。

  2.课堂教学缺乏活力、技巧性。很多教师认为上课只要把该讲的内容讲正确就可以了,至于学生如何接受那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更有教师直接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于是导入没有吸引力、提问没有价值、讲解缺少方法、组织活动缺少灵活或无组织活动等现象屡见不鲜,阻碍了新课改的推进,使高效课堂成为形式。

  3.作业布置缺乏合理性、科学性。作业繁多,重复,题目难度无梯度,不同基础,不同接受程度“一刀切”,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困难,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教学评价缺乏鼓励性,激励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甚至放大学生的缺点,回答不了问题或出现错误,责备和呵斥,久而久之,学生找不到自信,就会产生厌学现象。

  5.教研科研付诸于形式,缺乏实效性。教研科研只是教师晋级、评职称的一部分,课题成为形式,教师没有真正去考查、研究,从而教研科研对课堂教学也没有真正起到促进作用。

  四、学生学习习惯、方法与高效课堂所倡导的不适应。

  大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课改后一些学生拿到导学案,不知如何按导学案要求去预习,速度跟不上课堂节奏,同时学生也不明白如何与他人合作,有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做其他事情,敷衍老师,也发现不了问题,更不要说探索、解决问题,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学效率低下。

  农村学校学习条件差,教学资源匮乏,家长文化素质普遍低等也是推进课改,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的绊脚石。因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如何在农村小学有效推进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五、教师要充电、洗脑,充实专业知识

  1.学校要多开展教师的职业教育和师德教育,让教师从内心里热爱本职工作,积极进取,勇于探索,从心灵深处认识到构建高效课堂是责任、是迫切需要。

  2.学校要有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学习进修、提高学历。还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加强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只有教师的观念真正发生转变,认识到位了,高效课堂才有建立的基础。

  六、抓实过程管理,强化教学技能训练

  1.明确教学目标,充分有效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得有效备课。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如鱼得水,运用自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结合学生实际,更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课堂提问和作业练习要科学有效。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一要简洁明了,二要因时制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出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目标发展。三要充分酝酿。教师要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认真思考、探究,帮助他们看透问题的本质。四要画龙点睛。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有针对性,与教学重难点环环相扣。

  课堂作业是了解学生学习效果,检查学生巩固和运用知识情况的基本过程。在布置课堂作业的过程中,要从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出发,题目难度上要呈现不同梯度,避免“一刀切”的现象,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同时也方便教师掌握不同学生的接受情况。

  4.实施赏识教育,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学习习惯需要老师加以指导,培养形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生为本,不断激发学生的潜力,久而久之,学生地学习习惯自然适应高效课堂的节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课改漫长的道路上,农村高效课堂的构建,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无论是来自教师学生的,还是家庭社会的,只要我们努力探索,积极进取,一定能够摸索到符合当前教学实际的潜在规律,提高课堂效率。

  廖万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