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师生互动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3年10月——2014年2月

  调查地点:宕昌县城关四小

  调查对象:宕昌县城关四小数学教师

  调查方法:听课,讨论交流

  调查目的:1.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师生互动,使教学更加轻松。

  2.能够使教师有效的组织课堂。

  调查结果:

  一、新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而且是学生真诚的朋友。数学教学教师应激发学生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真正有效的互动应该建立在学生产生互动需求的基础上,是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沟通和经验的提升,学生在互动中不但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在互动中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那么,如何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师生互动呢?通过调查,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有效预设,创造互动

  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以灵动的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

  (1)用活教材,创设互动

  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所包含的实质内容和关键因素,因此教案预设应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互动的材料,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创设各种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如:角色扮演,通过活动让学生去表达、感受、体悟,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分析学生、诱发互动

  2.有效参与,再创互动

  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3.有效评价、升华互动

  课标指出:为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要激励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让他成为可终身受用的能力、品格、素养,在实施评价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师生互动是让老师和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宗旨,同时老师也是真正的受益者,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又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实现教学中的个性化。

  二、探索互动策略,促进互动生成

  从我们的教学现状和研究来看,目标性的互动策略、支持性的互动策略、反思再生性的互动策略的运用对改变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沉闷、呆板的现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目标性的互动策略,促进师生互动。

  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的教学目标分类观点,我们可以从教学的认知、情感、操作目标思考互动策略。

  (1)认知互动策略。即通过教学主体间的知识交流来实现特定认知目标的教学策略。内容主要包括:创设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科学提问。有效的提问是师生互动的基础,在内容上是融合新、旧知识,所以,必须经过认真思考才能获得的。在方式上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对象上应面向全体,调动绝大多数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情感互动策略。

  体验教学美感。使用恰当教学语言、设计板书艺术、策划教学环节,能够满足学生的视听审美需要,增强教学美感;

  激发理智感。教师以新颖、别致的方式呈现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自信,促进学生产生胜任感,引导探索。

  (3)人格互动策略。

  经分析,我们认识到,真正互动的关键是师生间对话,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师生间、生生间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信息的交流,形成了积极互动,我们进行了策略的实施。

  实施原则是: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引发学生的情感来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问题为研究重心展开教学活动;在适时适度提问上动脑筋、做文章;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而在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上下功夫,维持有效互动。

  实践中我们下放“提问权”,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乐观、活跃、自由的学习状态之中,沟通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感悟出新知识、新方法,建立自信。另一方面让教师也同样体验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从而产生互动。

  2.支持性互动策略,促进生生互动。

  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换思想的过程是课堂上学生间的相互讨论、互相切磋的过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负责教学形式的转换,注意在班集体中为学生个体提供表达观点、展示个性、体验成功的舞台。支持性互动策略可促进学生间的互动。

  (1)创设有利于互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温暖的学习环境,置身于良好的班组心理氛围之中,学生间更容易相互激励、默契配合。

  课堂氛围。放着轻音乐的教室,摆着鲜花的讲台,饰着学生习作,装点出一个温馨的教学环境,从而缩短了心理距离,有益于展开教学互动。

  (2)构建合作学习氛围

  合作教学可促使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互教互学,保证每个人都能掌握学习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成就欲,合作、友善的态度,集体荣誉感及交往、协调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这一策略使学生形成这样的学习状态:首先,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想说就说”的机会,在互动中使每一个学生都处于一种轻松的心理状态,进入容易激活思维的状态;第二,在互动中,鼓励学生提出多样化的解题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第三,在互动中,学生之间都会获得一种平等交流的机会和权力,有利于健康的心理发展,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反思再生性的互动策略,促进动态生成。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及时总结、及时反思,不断生成互动的策略即反思再生性互动策略。

  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改变以往只关注教案设计的思路,完成教学任务就好的片面观念,尽量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完成教学目标。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调节课堂教学,随时准备适应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因素”,抓住教学中和各种“生成性因素”,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

  杜晓丽 高玉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