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运动员需具备的训练能力分析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体育运动,射击,肌肉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5 14:00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射击运动员应具备的训练能力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射击运动员应具备动态稳定、视觉、运动心理、射击运动员的肌肉力量等训练能力。
关键词:射击运动员;具备;训练能力
射击运动虽然在1896年就被列入奥运会,但是在中国还是一个年轻的体育运动项目,近几年人们才对射击运动的研究越来越多。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射击运动员,必须对射击运动员应具备的训练能力进行研究,从而为教练员进行选材和训练提供依据。本研究得出射击运动员应具备以下训练能力:
一、动态稳定
平衡定义上是指人体在多种姿势,如坐、站立、行走或跑跳,维持身体稳定之能力。平衡可分为两项:动态平衡与静态平衡。静态平衡在运动上的呈现比较少,而球类与技击项目皆呈现的是动态平衡。射击项目手枪与步枪所呈现的是静态平衡,而飞靶项目则需要动态平衡与静态平衡相结合的能力。动态平衡提供身体在活动中的稳定,主要在于身体重心的转移。身体的机转在运动范围中,由中枢神经与肌肉纤维控制,维持运动中身体的稳定。例如:篮球跳跃投篮,身体在极短时间内维持稳定做出动作。网球开球,选手将球向上抛,同时挥拍快速击球,击球瞬间双脚离地。这两个动作是表现动态平衡的能力特征,在活动中维持身体的稳定,并做出技术连接的动作。此运动机制主要在于肌肉神经组织与拮抗作用的调节,瞬间在动作与动作之间做出有效率的连接。飞靶射击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做出判断碟靶方向、瞄准、运枪与射击,在时间压迫之下,身体活动的稳定特别重要。
二、视觉
视觉能力在运动项目上,与其他体能相同,都是尤为重要的。反应的动作呈现在听与看两种模式,显现的时间可能是单一性,也可能两种模式交互呈现。飞靶射击项目,在飞碟飞出瞬间,即立刻做出判断、瞄准、运枪与射击。此反应模式是透过视觉神经与射击技术连接的,若视觉能力不佳,将增加瞄准与射击的时间,降低碟靶的命中率。眼睛在专注某一目标时,大约10s后即呈现疲劳现象。视觉神经疲劳,将导致专注力下降。手枪与步枪的练习形态,都必须在瞄准上增加时间。因此这两项运动选手,必须在每次瞄准后,进行视觉焦距的调节,才能维持视觉神经的稳定。针对乒乓球选手进行反应测试,结果发现在测试选手调节眼睛焦距(看近与远的交替),其反应时间呈现比较好的时间。
三、运动心理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射击专项运动员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射击项目特性需要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训练,有些运动员身体条件符合专项训练能力,但由于缺乏锻炼与培养,专项运动员所需的心理特征,在多年训练后,比赛场上成绩的发挥仍然不佳。因此,需要培养射击专项运动员在吵闹环境下的语言刺激训练、注意力训练、回馈训练,比赛过程的意象训练、赛前专注训练、增进比赛时的准备觉察能力、自我对话、射击节奏的训练、面对逆境的训练、增进自我控制和注意力、当表现好时保持专注等,尤其针对较关键的比赛,运动员必须有果断、镇静、自制、顽强、勇敢的意志品质。这些训练可作为运动员平日练习之依据。专注力训练对射击表现有很大帮助,教练及选手除了平日技术的训练外,尚可加入注意力的训练,以提升选手的成绩表现。射击运动是严格要求精度的项目,要求高度集中且人枪融合为一体,稳定的情况下击发。此运动是自我竞争的项目,因此需要战胜自我,赛点时需要承受极大的情绪变化。紧张是情绪变化的突出表现,比赛可促使运动员心跳加快、手发抖、反应迟钝、呼吸急促、错误动作多及动作拘谨等。参赛成绩较好及动作较成熟稳定的队员面对比赛时,心理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刺激,引起不同想法及反应,这些都直接影响运动员最佳成绩的发挥。运动员进行赛前赛中的心理训练,首先树立比赛信心,明确比赛任务及动机。其次,学会调节心理状态,清除比赛障碍,提高比赛适应能力,能够在千变万化的赛场上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正常或超常发挥运动水平。还要培养运动员正视面对压力与困难的能力及顽强的意志品质,以一种无谓且重视的心理态度面对即将迎来的困难与挑战。
四、射击运动员的肌肉力量
人体支撑身体站立挺直姿势,关键在于骨骼结构。但是要维持身体平衡与动作执行,则需要肌肉的收缩。特别是在人体活动时的平衡,在要求动态与静态平衡稳定,都必须产生肌肉的主动肌与对抗肌作用。射击运动是透过身体的稳定状态,进行手部动作。在动作执行间,身体的平衡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人体平衡的调节在于半规管,但是没有肌肉的拮抗作用,亦无法产生稳定的平衡,特别是在手枪与步枪运动,必须在稳定的身体平衡下,才能做到准确的瞄准与射击。动态平衡飞靶射击动作在举枪时,身体自然向前倾(大约5-10°)。此时背肌与呈现拮抗作用,以维持身体平衡,保持射击前的瞄准稳定。国外学者曾指出动态平衡是提供身体在活动中的稳定,其主要功能在于身体重心的转移。而此机制必须透过肌肉与神经之间的调节速度,若肌肉与肌肉纤维组织协调不够,则无法在身体活动中维持平衡作用。
综上所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射击运动员,除了做好专项技术训练之外,还要具备动态稳定、视觉、心理、肌肉力量等条件,其中动态稳定和肌肉力量是通过专项体能训练而获得的。经笔者多年训练经验得知,只有较强的专项体能水平,才能够更有效地发挥技战术水平,以此保证成绩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刘淑慧.刘淑慧文集:射击比赛心理研究与应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尹洪生.谈手枪射击运动员的稳定性[J].体育教学与研究,2009(31).
[3]邓廷楠.步枪项目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J].中国射击射箭,2006(2).
贾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