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无论是经济、科技还是教育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涉及千家万户,事关民族兴衰,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党和政府一直以来的宗旨,并为此出台了许多鼓励政策,这促使了我国众多民办高校的出现。民办高校每年都会为国家培养大批量的优秀人才,尤其是职业技能型人才,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实现民办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利双赢,但目前在其合作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办高校;校企合作;问;对策

  民办高校办学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校企合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如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已不再只看重人才的学历,更加看重人才的实践能力,而校企合作正是培养人才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不过,由于我国的校企合作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学校、企业及政府等都尚对校企合作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使得民办高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以下笔者就来简单谈一谈这些问题及其对策。

  一、校企合作的概念

  校企合作指的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当前社会的竞争愈来愈激烈,这其中既包括企业竞争,也包括教育竞争,因此,众多高校为了谋求自身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而积极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来开展教育活动。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时效性,从而使学生更加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当然,校企合作的受益方并非只有学生,企业同样也可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获得许多利益。校企合作具有双重功能,一是教学实训功能,二是生产或销售功能,学生在企业当中进行实训的过程中,既学到了职业技能、积累了工作经验,又为企业增添了劳动力、创造了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校企合作具有两种形式,一是“校中厂”形式,即企业将一部分生产或销售任务交给学校来完成,由学校中相关专业的师生按照事前协议在教学和实训过程中完成任务;二是“厂中校”形式,即学校将一部分教学任务交给企业来完成,由企业为学校中相关专业的教学提供实训场所及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总体来说,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学校与企业之间资源和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是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的结合体,符合当下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形势。

  二、民办高校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良好的合作制度和环境

  由于学校和企业是两个不同的利益群体,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双方若想达到持久合作,就必须要得到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的约束与扶持。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政府虽然为了支持校企合作的发展而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在法律和制度保障方面却仍然非常欠缺,这使得民办高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导致校企合作难以长久运行。

  2.企业目标与学校目标相冲突

  站在民办高校的角度来看,其对学生的培养需要带领学生实际参与到相关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这样才能够实现与企业之间的深层次合作,继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然而于企业而言,由于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所以很多企业其实并不愿意让过多的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参与到自身的经营管理中来。换句话说,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要远远大于学校所面临的风险,因此很多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并不积极,或是合作只流于形式,只把学生当成了一种廉价劳动力,而根本没有认真完成学校所委托的教学任务。

  3.地域和岗位因素的限制

  若想实现良好的校企合作,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学校附近具有实力较强的能够完成学校教学任务的相关企业。但就当前现实情况来看,很多民办高校都处于比较偏远的郊区,周围缺乏这样的企业,所以学校根本找不到有力的合作对象,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勉强找一些资源不够的企业进行合作,结果就是导致校企合作发展缓慢、成效不佳。再者,由于单个企业往往对某一类专业和岗位的员工需求有限,所以很难一次性接纳一个班级的学生到企业当中进行实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校企合作的难度。

  4.学生在企业中的监管问题和安全问题

  学生刚刚进入到企业内进行实训,往往会对企业内很多事物感到陌生和好奇,有些学生难免就会私自进行一些不当操作或动用一些设备,而企业又没有管理学生的经验,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和阻止,所以极有可能引发许多安全事故。同时,这点也使得很多企业不愿意与学校合作,以免因为类似的事故而引发责任纠纷。

  二、民办高校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完善相关制度和法规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其很多模式及成功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分析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经验,可以发现其之所以如此成功,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家给予了校企合作很多制度上的良好支持。校企合作发展完善的国家几乎都以制度约束的方式明确了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应承担的义务,例如企业应当负责学生的培训计划、提供学生的培训费用、给予学生一定的补贴等等。因此,当前我国也应当要积极对这方面进行完善,尽快出台更具约束力和更加科学的校企合作制度和法规,以为校企合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2.站在企业角度考虑问题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民办高校应当要多站在企业的角度上来考虑问题,最大化地保障企业的利益,这样才能够更加促进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从而使更多实力雄厚的企业投入到校企合作中来。

  3.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

  为了提高校企合作的开展效果,民办高校应当尽快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包括学生对培训内容的反馈、对培训效果的反馈及企业对学生实习情况的反馈等等。只有建立了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学校才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训情况,继而才能够总结经验、寻找问题、适当调整下一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与此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反馈信息而找到自身经营管理上的不足并加以改善。

  4.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一方面,学校可以请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参与到学校教师队伍当中,为学生和本校教师讲述最前沿的技术和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令本校教师在企业内挂职,参与到企业一线生产当中,从而增加其实践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结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是民办高校的主要教学措施之一,基于目前我国部分民办高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尚存在着许多问题,政府、学校及相关教育专家和学者应当进一步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支侃买.民办高校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西安翻译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Z1:66+69.

  [2]张威,帅相志,蔡云.民办高校深化校企合作的路径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4,20:27-30.

  谢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