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历史教学,初中,学习兴趣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9 11:15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不仅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历史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具有积极作用。本文探讨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培养;策略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勤反思,多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历史课堂教学变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助推剂。
一、注意以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课的重点在于引入和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课能设计出精彩的导言,是激发学生兴趣十分重要的环节,导入语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导入语平淡情况就相反,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导入语应简洁,在设计上没有固定格式,不同内容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方式,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好方式。一般说,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情景导入法、讨论,解释法、合作学习法、互动式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史料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图片、地图分析导入法等。例如:地图分析法导入,运用地理观念导入新课,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时空观念,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图示法、活动法、探究法和多媒体法等。其中,多媒体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融声、影、图于一体,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能把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打破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新鲜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利用课本插图,引发兴趣
教学插图,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发起热烈持久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本教学插图、地图、代表人物画像,有利于克服学生死记课本历史人名、地点、年代等单纯知识的枯燥无味,增强直观性、欣赏性,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如在讲《战国七雄》这一课时,先让学生自己看《战国七雄》示意图,强调学生特别注意观察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特点,找学生回答,学生会说出:“我发现齐国在东面,楚国在南面,秦国在西面,燕国在北面,其他三国在中间。”教师及时给予肯定:“说的很对,我给大家说一个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你们看这样说行吗?”学生会纷纷响应,马上用这一口诀进行记忆。然后让同学们打开练习本,按照自己的想象,设计一副战国七雄示意图,设计好了向大家展示一下。教师根据学生展示情况进行评价,这样既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培养,又达到了很好的记忆效果,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四、善于挖掘现实生活资源
教师要善于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现实,说明事实的历史根源,培养学生“以古鉴今”的认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比如:在课堂上讲台湾问题的时候,先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上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史实:孙权派人到过台湾,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清朝时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以及《世界第二次大战历史》中的“波茨坦公告”关于台湾问题的决议等,这些事实可辩驳地指出在历史上台湾就是中国的领土,有利于学生认清台湾问题的实质。使学生觉得运用历史知识对解决现实生活中重大问题竟有如此大的作用。
五、巧妙的提问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中巧妙地向学生提问,要他们开动脑筋,先让他们“山重水复疑无路”,然后再想方设法引导他们,让他们豁然开朗,一直到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学生产生了一种学习成就感,自然会有身心两方面的快乐,从而能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讲蔡伦造纸,为了让学生们认识到纸对于人类的作用,我向学生提问,有谁知道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和时间?同学们都自豪地回答是我们中国的西汉。我下面和学生讲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够解释一下学富五车。同学们发言,大意就是说,一个人的学问很大,读了五车这样的书。我莞尔一笑,说其实你们都是学富五车!学生们面面相觑,不明白什么意思。我接着说,学富五车,其实就是二三十本书而已,因为古代的书写材料是主要是龟甲、竹木简,一两千字往往就是很多捆的竹木简,一两万字,就是两大车,所以你们都是学富五车!学生们忍俊不禁,这时我提出重点问题,问他们:“要是你们上学读书,没有发明纸张,书包里的学习材料还是木简的话,你们怎么来上学?是不是都要赶着牛车?”学生听后,情不自禁地议论纷纷,都感到纸的发明太伟大了。又掌握了知识,也更好地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的伟大意义。
六、注重结合生活中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和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数学生对历史剧比较感兴趣,有的家长不许学生看电视,但是允许学生看历史剧。这就为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教师可以将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和历史教学相结合,说明历史作品和历史史实的联系与区别,指导学生辩证看待影视剧,又利用影视剧了解当时的历史。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些历史剧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热点问题和历史相关,完全可以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题材。如通过香港回归问题的由来,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学习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等,教师利用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关注,把历史教学和现实热点联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另外,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辅助,利用学科渗透、课外活动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论是什么方式,都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历史功底。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只要教师能巧妙设计,精心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对历史学习由无趣升华成有趣。
参考文献:
[1]许扣锁.初中历史结课形式简谈[J].中学教学参考.2014(04)
[2]魏杰.基于初中历史的创新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2)
刘德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