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实施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一种普遍的教学模式。在全校全区全市乃至全中国掀起了一股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的热潮。这种自上而下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也带动了农村学校的教师自发的使用多媒体技术。这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网络环境与学科教学整合为一,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教师的自我提升诸多方面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发展带来质的飞跃。

  关键词:多媒体;农村小学;教学实践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与蓬勃发展正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区教育局的关心下,农村小学多媒体设备配齐配足也为乡村教育带来了新鲜的空气。而这种冲击也正影响着所有农村学校的一线教师。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创造性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最大值服务于教学,这个问题向我们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激励。

  一、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创新与实践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并指出“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在广大的农村小学中主要以年龄较大的老教师为主,以前他们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势,在教学中“一根粉笔+一本书”贯穿整个课堂。现在硬件的配齐配足也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提供了前提。

  1.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

  小学英语新大纲明确指出: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更进一步地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即更加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交际能力;体现社会功能,即对在交际中的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此了解社会、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提高这几方面的能力,教师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新版教材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吸收、消化、分析、处理和反馈,特别是阅读课在学生获得一定的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这几方面的能力,这就使教育科学领域内的高新技术势必要进入课堂。如2012版译林小学英语3A一册中“Cartoontime”版块,此板块是拓展趣味阅读,再现本单元的句型和词汇,现时提示下一个单元的句型或日常用语。“Cartoontime”板块的主要角色为憨厚朴实的小猫Sam和活泼机灵的小老鼠Bobby。Sam常常受到Bobby的捉弄,闹出了很多有趣的小笑话。而这种小笑话要的利用多媒体将图像、声音、音乐特效组合,呈现给学生一个全面、立体的效果使他们很快就能体会其中的幽默之外。为此我特意作了个实验支持以上点如Unit4《My family》Cartoontime中对话如下:Sam和Bobby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家人。

  Bobby:Hi,Sam.

  Sam:Hi,Bobby.

  Bobby:This is my mother.

  Sam:Good evening.This is my father.

  Sam’s father:Good evening.

  Bobby’s mother&Bobby:Good evening.(吓得胡须都抖动了)

  这时水里的小蝌蚪指着自己的妈妈说:This is my mother.这让Sam和Bobby摸不着头脑。在没有采用多媒体播放引导学生阅读,只有少数学生发出笑声。换一个班级我将这部分动画播放给学生看,一遍之后全班爆发出热烈的笑声。孩子们很快就领悟出这个幽默的故事,多媒体与英语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学的快乐,教师教的轻松,很容易的就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2..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网络环境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具有传统教学中不可比拟的优势。课堂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课堂板书和练习题出示往往会占去大量的时间;教学中如引进信息技术则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与教材相关的内容引入课堂,综合运用图片、声音、画等原先课堂上没有的形式,生动形象的展示要向学生讲述的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大课堂的容量。而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后,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把每一教学环节设置成不同的层次,从课前复习,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内容,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本学期,区里将教研课放到农村小学。所有上公开课的教师无一例外的全都使用了多媒体。如教小学一年级上册《加法与减法》的老教师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再加上多媒体教学的助阵,他的课上的非常精彩,得到了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

  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语文学科的教师也多为老教师。为了让学生喜爱上语文,语文老师也是使出浑身解数。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里,利用网络技术的优越性。播放与课文同步的故事给学生听。如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不再胆小》和《我不任性》,这位老教师通过网络搜索到与课文同步的故事放给学生听,然后别出心裁的把小朋友不再胆小声音录制到电脑里,再通过课件播放给学生听,立刻引起学生的共鸣,争着抢着要说自己不再胆小的故事。第二单元《中秋与重阳》。这一课有许多节日要介绍,信息量大,一个一个介绍只会枯燥无味,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用图文并茂的文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们带进有趣的节日里。

  二、巧用多媒体,为高效课堂提供保障

  高效课堂是现在流行于所有教师中的口头禅,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这堂课开个好头提高课堂效率已经是大家的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还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此,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例如我校一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如何将字写得工整、干净时,将多媒体的实物投影打开,每天都会把学生的作业拿到展台上展示。这不仅促进了学生的书写,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了好头。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适时引导,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推波助澜

  1.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创造性思考。一位哲学家说过:哲学始于惊奇。新奇的事物往往使个体产生惊奇的情感,对打破人的思维定势与惰性有重要作用,能启发人的创造性思考。学生如果对某一问题产生了好奇,他就会带着极大的兴趣,对这个问题进行主动、积极地研究,产生创造性的结论。可见,兴趣和好奇是创造良好的开端。多媒体的运用,改变了传统媒体单调僵化的面孔,使得课堂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技术,参加各种活动,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添砖加瓦

  身处边远的农村学校,学生对电脑接触较少,因此参加区电脑制作比赛、电脑作文比赛、电脑兴趣小组,信息技术课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难得的锻炼机会。因此,抓住这样的机会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非常有必要。仅管取得的成绩不太如意,但我想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知。信息素养一定会逐步形成。

  四、学习修理计算机技术,化身电脑医生

  使用电脑,首先要揭开电脑的神秘面纱。面对出现的问题有解决的办法。以前我经常跑上跑下的维护电脑了,经常有一位老教师问我一些电脑的问题我都觉得莫明其妙不知如何回答,比如上网的时候为什么有的页面可以打开为我的电脑跑到任务栏了。还有问我一些电脑的功能如何实现,我想还是告诉他们方法。于是经过我的推荐他们看到了学校的阅览室的关于计算机方面的杂志找答案。现在这些杂志是大家最热门的选择,而我也乐得清闲。老教师,不是一个让人觉得没有新鲜感的老师。老教师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打造的果实一样美丽,老教师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的热情和努力一样炫烂夺目。

  参考文献

  [1]仙桂霞“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2006年04期

  [2]丁玲“浅谈多媒体教学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http://www.eku.cc/xzy/jxly/17556.htm

  [3]“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作用”http://www.doc88.com/p-801815683511.html

  [4]《英语教师教学用书》

  赵美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