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职院校统计管理工作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职,办事效率,管理模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5 17:30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统计管理工作的作用显著增强,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信息来源。统计管理主要是通过对学校的基本情况做出调查统计、分析,对以后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最终形成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为学校领导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当前各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也造成了统计管理方面的工作出现了很多滞后现象,学校统计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高职院校;统计工作;管理措施
在高职院校中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高职院校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作为体现高职院校实际发展状况的统计工作却很少有人提及。而高职院校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运转效果的好坏,能否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需求,以及在学校内部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等方面,统计管理工作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实施科学的统计,得出的统计数据常常虚而不实,在统计管理过程中就形同虚设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往往被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所忽视。因此,只有加强和重视高职院校的统计管理队伍建设,不断促进学校统计管理工作的发展进步,才有利于学校领导做出科学的决策,有利于校内各部门资源的合理配置,才有助于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整体提高。
一、统计管理工作的意义及作用
统计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搜集、整理、汇总、分析统计数据信息来反映事物的本身特点与发展规律。统计信息则表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首先是数量性。主要是利用数字来反映某一事物在特定时间内数量上的特征,用科学的方法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的数据做出准确的结论,而这类信息能够以统计数字为依据或以统计数字来显示,能大幅地提高其能够利用的程度。其次是综合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从总体上看,统计管理信息涉及到了我国各个领域的诸多行业,如教育、科技、文化等等。利用好统计信息,不但能对事物本身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而且还可以对不同事物之间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比较分析,为解决社会某些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奠定基础。由于现阶段高职院校统计管理工作存在着不足,所以统计管理工作的作用还未真正体现出来。如果高职院校能够在统计管理工作中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人才建设,不断改革统计管理模式,真正体现统计工作的职责,那么对高职院校而言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意义。
二、我国高职院校统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统计指标解释不统一,造成统计结果不一致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工数量增长幅度也较快,学校的内部人员结构也有相当程度的变化。例如,在现实中部分高职院校专任教师都有着几重身份,他们既是管理干部,又是科研人员,而且还是传授学生知识的教师。在这些教师队伍中很多都是从事科研工作又从事教学工作,两者一般都是相互联系的,那么在统计专任教师方面应怎样统计?在某些报表中如果将专任教师与科研人员分离开来时应如何统计?事实上“专任教师”这个指标本身就没有明确的定义,是具有教师系列职称的人员属于专任教师,还是那些只在教学岗位上的人员属于专任教师,两个解释之间有很大的不同,而在不同的统计报表中对上述问题的解释也不同。除外一些管理干部、教辅人员也存在这种情况,他们具有教师职称承担着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着不同级别的管理岗位工作,他们是否属于专任教师的行列,还有人事代理人员、外教人员的统计也不十分明确。因为上述原因,所以在同一时期就出现了不同统计报表而在统计结果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正是由于统计方法的不一致性,这就是之前我们所说的因为统计指标定义不同而导致的。
2.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差,数据变动存在滞后现象
统计信息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的数据,由于一些客观方面的原因,会造成统计数据更新不及时。在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工作中,包括教工调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学历信息变动等信息始终都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一些数据信息的变动与实际工作并不能完全同步。以学历信息变动为例,学历信息的更改不仅查看毕业证书需要查看其学生档案材料,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档案时常不能及时到达,人事信息便得不到及时修改,就不能准确的反映出实际情况,从而形成了在动态的时间内对同一时期数据的统计结果的时效性差异。
三、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统计管理工作
统计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实行科学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高职院校现代科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高职院校的统计队伍建设也应得到重视,通过加强对统计工作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统计管理体制和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提高高职院校统计信息化发展和统计资源的共享利用,重视提高统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等等对高职院校统计管理工作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加强对统计工作的宣传教育,规范统计管理工作
各高职院校应建立和制订统计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本学校各级部门的统计管理工作。要加大对统计管理法规的教育宣传力度,同时要安排专业人员管理这项工作,责任到人,并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验收。要重视对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统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进行统计管理方面的经验交流,不断充实他们的专业知识,从而打造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的统计管理队伍,为得到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和质量提供保障。高职院校中的各项统计数据是各级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能够发现某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可以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进行改进,为提高高职院校管理水平服务。所以,通过高职院校统计工作宣传力度的加强,统计人员素质的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也会不断提高,相应的统计管理工作就会变得越来越科学规范,从而真正体现统计工作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
2.加强高职院校统计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素质
在科学技术发达的现在,需要有相对稳定并且有一定统计业务基础的人员来完成高职院校统计工作。只有稳定的统计管理队伍,才能不断积累经验,才能为高职院校实现科学管理提供数据保障。若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低、责任心不高,则会耽误正常的学校统计管理工作。因此,我们必须要求统计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统计业务素质,才能够做好统计这项工作。同时,高职院校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并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能够带领各级部门一起工作和学习的统计负责人,带领学校的统计管理队伍不断壮大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金,高职院校人事统计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4):174.
[2]苏晓梅,高职院校统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2010(8):71-72.
[3]章秉德,新时期要做好高职院校人事统计工作〔J〕.决策与信息,2006(6):40-41.
[4]戴世英,高职院校人事统计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5):174.
聂平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