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教育者最高的责任

  乌鲁木齐市第四期中小学书记校长研修班2014年4月2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开学典礼,作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42中的代表,也有幸参加了此次研修。研修班共有46名来自市、区各学校的领导,学习时间为25天,共开设了46讲,有学校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学校特色建设、学校中的有效沟通、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内容,我们的班主任胡丽娟博士,上海市的专家及上海市特色学校校长,以及葛大江、张万朋、郭继东、致庭瑾等教授都在培训中进行了精彩的讲座。除了讲座,本班学员之间互动讨论并发言,由教授给我们点评,通过这种形式,各学校之间又互相增进了友谊与了解。我们还参观了四所有特色的学校,上海甘泉外国语学校、建青实验学校、曹杨二中附属学校、大同中学,通过现场参观学习,感触颇丰,收获良多。

  研修班的每个人都是带着责任去的,都非常珍惜学习机会,自己更是如此,除了白天认真听课,晚上大家还讨论,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大家都认真写下来感悟和体会,并共办了四期简报和一本《教育管理的责任,智慧与艺术》的论文集,还有写诗写感言的,总之大家是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写下自己的体会的。

  令自己感受最深的三所学校,一是上海甘泉外国语学校,校长刘国华是一位很智慧的校长,这所学校以日语见长,开设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让学生开阔视野,与国际接轨。真的深深地感悟到:一所学校校长要有思想,副校长要有思路,中层领导要出举措,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要有行动。这样的一种团队精神才能有一所好学校,老师们才有归属感。

  二是上海市西中学,校长董君武是一位务实的实干家,这所学校以教育科研引领学校发展,不但教师人人都有科研课题,且学生也有科研课题,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每做一件事,都要有一个统筹安排,都有计划和实施方案,使得学生制订计划和实施计划的能力大幅提升,这也是他校的“通能教育”的成功之处。他们提出活动就是课程,实践就是学习,经历就是收获。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学校,心中忍不住激情澎湃,相信我们42中一定也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而自己学习的目的不就是要做好学校的领头羊吗?!通过我的引领让全校教师形式合力,对每一个学生都同样要求,检查落实,长此下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老师对学生都是终生受益的。而我带领的这支师生队伍能坚持去做,并做好,最终就会形成我们学校的特色,特色并不是哗众取宠做样子,特色就是踏实做出来的事情。

  通过学习,也意识到,一个校长,要有领导力,就要讲正气、就要增才气、就要养大气。正气是灵魂,如果校长不讲正气,不树正气,自身不硬,又怎么能培养出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呢?只有通过自身的正气去影响去培养干部队伍,使他们也身正为范,不计较个人得失,以校为家,追求工作质量标准,敢于担当,有责任心。干部队伍形成合力,凝聚全校教职员工,大家有着共同的价值观,朝着共同的目标奋进,学校质量又何愁不提升呢?

  才气是动力,校长要有思想,思想从哪来?我们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增才气,学校的发展源于学校历史,学校要有文化气息,首先要传承学校的历史文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扬,使学校内涵不断丰富,文化底蕴不断深厚。42中追求的是“绿色”教育理念,这源于学校有一个“百树园”,百种树木种植在校园里多不容易,这就是学校的宝,因此开设了“百树园”的校本教材,学生从42中走出去后能掌握50种以上的植物,并且“百树园”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精神伴随孩子的终身发展,要让他们不管将来走到哪里,都能记起母校的“百树园”。校长的思想有时也是由许多小点子碰撞而起,有才气更能让师生顺气,和谐校园,更深层次体现“绿色”教育理念。

  校园里师生如果舒心了,校园就更和谐了,每走进一所校园,如何感受校园文化呢?首先是观察老师和学生的脸上表情,老师能充满自信,对人彬彬有礼,学生能阳光,脸上充满快乐,这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领导要大气,能宽容,不能计较个人得失,对师生出现的问题不回避,而是正确处理,才能赢得师生的理解。培养中层领导更要大气,不能只布置任务而不指导,不能只是工作而不关心生活,不能只有批评而没有表扬。如今我最开心的是我们42中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的、积极向上的领导班子,大家有着良好的团队精神,各司其职,相互支持、配合。

  回首往昔,与发达地区的学校相比较,我们的学校50多年励精图治、耕云播雨,我想:我们42中人追求的不仅仅是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条件的现代化,更有永不止息的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有自己的教育梦想。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从心底里希冀并践行着:带领全体42中人,承传五十多年积淀的深厚底蕴,汇聚五十多年在42中血脉里流动的教育因子确定了实施“绿色教育”的发展战略。尤其是通过学习研修,我对于教育教学的思考更深了,对于我们42中的教育理想更明确了,42中绿色的教育理念和治学精神归结起来就是八个字:生命、生态、生本、生活。

  绿色,是自然的色彩,是生命的旗帜,是希望的田野。

  绿色是42中的颜色,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色彩浸入了42中教育的灵魂,又从学校的每一寸肌肤中渗透出来。

  绿色德育,以生命、生态、生本、生活为主题,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愉快的发展;

  绿色师资,致力于打造善于学习、善于研究、善于合作,具有健康心态和强健体魄,具有高度职业幸福感的教师团队;

  绿色教学,融合科学与人文,演绎着师生共同成长、生命和谐交往的美好诗情。各科教学以绿色课题为引领,以六字方针为抓手,以绿色课堂为基础,以绿色育人为目标,重塑学科个性,探索学科特色,真正是有生机勃勃之势,有姹紫嫣红之美。

  “绿色教育”是崇敬生命、回归自然、尊重个性的教育,是倡导和谐共生、协作分享的教育;是促进师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绿色,成就了乌市第四十二中学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突显出学校教书育人的文化特色,使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廊一室皆能产生教育的功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校绿色教育的关怀,受到绿色教育的启发。在我的心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身为一个教育者最高的责任!正因为我们的心中有梦想,我们的心中有追求,我们在前进的路上挥洒汗水与泪水,我们付出全身心的的努力,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蒸蒸日上,节节攀升,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在社会上拥有了极好的口碑,成为了天山区青年路上的一颗明珠。我坚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因为追梦,我们齐心协力;因为责任,我们无私奉献;因为怀揣未来,我们无限期待,学校会一如既往在品牌化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勇攀高峰。

  我们乌鲁木齐第四十二中学,就是一棵蓬勃的教育之树,以鲜亮的枝叶点燃智慧,以温暖的芳香浸润心田,以丰硕的果实回报大地,以执著的姿态坚守梦想。

  生命之美在绿色中诞生,生命之力在绿色中张扬,希望之花在绿色中绽放!

  张金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