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摘要:金融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薄弱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金融型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方面,在金融市场亟需人才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加强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满足市场迫切的需求。本文着重探讨基于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问题,探究在新时代下,如何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构筑当代的金融教育,为社会和国家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学体系;教育改革

  前言:

  近年来我国进行了教育改革,为培养新实用型和创新型的人才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长久以来,我国教育脱离市场需求一直饱受诟病,所教专业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进行新的教育改革不仅是市场的需求,也是我们全面进行教育改革的契机。在市场领域,金融市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制肘。只有大力发展金融专业才能使我国的市场经济与国际,保障我国金融行业的安全发展。所以,我们要进行高职院校金融教育的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进步。

  一、当前我国高职金融教育存在的现状

  1.我国金融教育的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高职教育中金融专业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科目,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中都开设有金融方面的课程。从生源方面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来自于高考中没有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的学生,也有一部分是中职院校的学生。总体来说,生源质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从教学资源方面来说,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高等院校的学生,其二是在企业中有过实践经验的教师,第三是外聘的兼职教师[1];在课程设置上,金融专业有证券、保险、国际金融、投资与理财着四个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经济学、金融学、基础会计等。相对于高等院校,高职院校更加的注重与企业的联合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实践方面的能力;从就业方面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都进入了银行、证券公司、保险等行业,主要从事一线的业务,如客户经理、大堂经理、保险营销等,待遇较低同时流动性很大。

  2.我国金融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金融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从培养理念上来说,培养没有特定的方向,基本可以说每项专业都有涉及,但是每项专业都不精通。甚至很多院校是把本科教育压缩进高职教育当中,学生的学业压力过大,学习效果很差。在教学中,学校和教师过于强调全面,而忽视了学生真正的工作需求和对某一领域的精通,浅尝辄止,高职教育蜻蜓点水式的教育使学生在学科中仅达到了入门的程度。

  从课程结构上来说,我国的高职教育始终是处于本科院校的框架之下的,难有创新。在理论方面太过深入,与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十分的不符。在实践理念、方法、内容、经费等方面都有所欠缺。首先,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学没有特别重视,而这本应该比理论教学更加的重要;其次,对于实践的内容,高职院校没有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改革,仍眼沿用陈旧的方法和内容,基本上教师带着学生走流程,即使有实际操作方面的内容也与真正的工作相去甚远[2]。

  从师资方面来说,由于工资待遇等原因,虽然高职院校的师资设置比较合理,但是兼职教师很少参与教学,高效师资和企业师资教学经验十分匮乏,很难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并且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配合,没能全面的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

  二、如何进行高职院校金融教育的改革

  进行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教育改革已经刻不容缓,首先,我们要优化课程结构,突出教学特色。当前市场方面需要的是“T”人才,既有一定的知识面,同时在某一领域能够达到精通。所以高职院校要根据自己的学校条件选择主要的科目,改变范范式的教学,做到有针对性的输出人才。比如当地的保险行业发展良好,十分需要人才,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在教授了专业课程之后着重对保险行业进行教学。也可以把一些专业课程设置成选修课,让学生进行专业的选择。但要注意所有的课程要具有相关性,每一课程都要进行学习和考核两方面的监控。比如选择证券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审计、证券基金、股指期货、期权交易等方面的内容。这一改革主要根据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当地的金融发展情况进行。

  在与市场的对接方面,可以构建面向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上文中已经提高过,可以根据当地的金融行业发展情况进行课程的改革,这也是根据市场方面的要求而进行的。首先学校应该对金融行业人才方面的需求进行具体的调研,可以根据金融行业的发展周期而进行[3]。确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直接把课程设置和就业岗位相挂钩,与企业合作开发新的课程体系。课程的结构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企业实用课程三方面构成,最终培养出符合企业用人需要的人才。

  在师资方面,不能放弃对教师的教育,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仅要加强教师专业课程的水平,同时也要提高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能力,开展教研活动,提高院校的科研水平。高职院校也是我国进行金融理论创新和金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加强培养和聘请骨干的中、青年教师队伍。可以派出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践的操作,了解操作的流程。同时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金融市场进行研究,并在校内发表研究成果,共同讨论共同进步。

  在实践方面,从教学大纲、毕业实习等方面全面的进行教育改革,把实践课程分为常规和综合两个方面。常规方面要尽行基本的操作。比如银行方面的学生就可以进行点钞、储蓄利息计算、原始凭证的审查、整理、挂失业务、会计后台业务、系统管理等。综合方面,直接模拟银行柜台进行操作,包括服务质量、记账等方面的内容,务必使学生能够不用培训,直接就可以上岗。

  结语:

  本文介绍了我国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发展情况,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如何进行金融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本文指出的每一方面,都需要各个院校进行深入的实践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为国家培养有关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邵书怀.浅谈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误区及建议——以金融专业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8:156-157.

  [2]董瑞丽.高职院校实务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金融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23:35-38.

  [3]于秀涛.高职院校汽车类教学体系构建与教学改革[A].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2008:5.

  余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