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院校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述

  摘要:人才培养与职教育院校的素质教育关系非常的密切。本文对目前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论述,从而提出了发展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院校;素质教育;原因;措施

  职业教育院校作为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院校在发展中还普遍存在重职业教育而轻素质教育的现象,对学生缺乏足够的了解,将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对职业教育院校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

  “素质”原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后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人的全面素质,造就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教育各阶段,并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21世纪强调高校培养的人才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文化修养,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因此,职业教育院校的素质教育应该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德育教育为目标,以技能培养为主要载体,坚持文化素质与思想素质统一、坚持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统一,以实现高职学生身心素质的和谐发展、社会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能力素质的持续发展。同时职业教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其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色。

  二、职业教育院校素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身的因素

  学生是学校职业教育的主体。职业教育院校学校要改进职业教育的现状,首先要从学生自身因素考虑。

  第一,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学生之间的差别比较大,给学校进行职业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与普通本科学校学生生源不同的是,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学习层次不同,所以他们的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水平也不一样,学习的能力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这就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使得职业教育的难度加大。

  第二,职业教育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弱,自身学习能力比较差。很多职校学生表示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愿刻苦学习,这影响学校进行职业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如果教学方法使用不恰当,加之学生表示对学习不感兴趣,就会导致内容传授效果不好的结果,学生更加不喜欢学校给安排的职业教育课程,使得课程的教授困难重重。

  2.学校方面的因素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学校是否重视并支持是其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有的学校对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实施素质教育、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等问题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不到位,有的院校完全是照搬其它学校素质教育的方法,缺乏自身的特性、亮点;有很多的教育者还存在功利主义思想,没有将素质教育当成分内的工作,只觉得传授知识、为学生答题解难就尽到教师的责任了。多数职业教育院校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时,只注重技术方面,对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体能素质等的培养方式和方法却仍是旧的一套,与现代学生的个性发展、现代网络发展、现代通讯发展不相适应。理论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存在较大的距离,使素质教育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职业教育院校加强素质教育的对策建议

  1.实行开放性教育

  校园文化是组成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把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是新时期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融入职业教育的环境之中,有助于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学校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社团,通过班级和社团组织的各种各样活动,培养学生团结一致,帮助他人的职业道德。

  2.实行实践性教育

  传统职业道德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学校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学校通过教师课堂教授理论知识的方式向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与企业联系较少,学生缺乏去企业参加实践活动的体验机会,以后参加工作后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学校要努力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充分的吸收和利用企业的资源。在学生在企业的环境中接受职业教育,突出培养学生吃苦勤奋的精神,重视纪律观念的训练,养成良好的敬业精神。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学校要加强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工作,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职业教育院校学校的重要任务。

  一是学校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学习爱岗敬业的兴趣,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做好过硬的思想保障。

  二是加强学生社会公德的教育,鼓励学生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学校采用案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社会公德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明确什么是公民的权利,明确公民应该履行哪些义务,对学生加强合法行使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教育,使得学生明确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该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加强学生的民主与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明白什么是民主,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的法律知识,使得学生知法、懂法,让学生明白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的时候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三是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人文素质教育,加深对人类生命、环境的关爱,培养维护国家利益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加强学生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强化责任感的教育,有利于在学习或以后的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有利于职业教育院校学校开展的职业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受职业教育的性质影响,从而决定了他们是一个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社会群体,学生从一入学就要面对社会选择以及如何适应社会选择的问题。职业教育院校要想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具备高技术、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就必须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与计划。

  参考文献:

  [1]翟小铁.职业教育院校素质教育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12,(5):57.

  [2]杨思源.对职业教育院校素质教育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0,(14):198.

  [3]林清辉.新时期职业教育院校素质教育改革探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2):24-26.

  刘艳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