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倡导下,三峡库区的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库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善,在承接沿海城市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转移的重点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从单个产业向产业整体转移,领域更宽;从政府主导向企业主导转变。本文就职业教育如何促进三峡库区产业经济发展的策略浅谈一下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职业教育;库区经济;策略
一、三峡库区产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三峡库区产业经济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突破了原有一直存在的资金、技术“瓶颈”等问题,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向了技术型产业。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家对库区的扶持,资源整合、产业重组,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整个库区产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库区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更需要大量的懂科技、懂技术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骨干人才,而职业教育正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摇篮,承载着推动库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扎实的专业基本技能、现代工业生产的基本技术、较高的系统测试技术和专项测试技术、现代工业产品生产管理知识、良好个人修养和职业素养。
二、职业教育对三峡库区产业经济发展服务的途径
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主要通过将职业技能融入中职课程体系、利用职业学校的资源优势进行移民培训以及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整个中职教育教学活动中三条途径来实现。
1.将职业技能融入课程体系中
职业教育起源于给人们提供面向特定工作的训练,成型于工业革命后现代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对于拥有专业技能人才的广泛需求,产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中职教育是面向企业生产一线的职业教育,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因此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从该行业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开始,分析中职学生在企业里的工作任务,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工作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然后把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转化为专业课程,形成由专业核心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组成的课程结构。最后把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落实在相应的课程中,明确专业(实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等。
2.利用职业学校的资源优势进行移民培训
移民就业培训主要是对三峡库区移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为了让移民能稳定就业、长期就业,除了对移民进行技能培训外,还要提高移民的综合素质,对移民进行一次再教育。
3.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习惯、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
三、职业教育与库区经济发展对接的有效方法
三峡库区根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由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产业逐渐向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的高新产业转移,与此相适应,库区中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移民培训、继续教育、技术研发等呈旺盛需求态势。
1.招生满足库区就业岗位需求
在现有库区职业教育体系内,中、高职应根据与库区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等联合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加上对毕业生就业创业跟踪调查的第三方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就业岗位和岗位群对人才需求的目标和规格,以确定就业岗位所需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而后中、高职院校根据此要求,通过沟通与协调,在培养层次和培养目标上寻求平衡,使培养的学生能满足就业的需要。
2.专业设置适应库区产业发展特点
三峡库区中职学校的专业总和至今已有数百个,而高职的专业数则相对较少。且库区的中、高职院校所开设专业尚未全部涵盖库区支柱产业,如盐气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食品药品、生态农业、旅游和水产业等产业的产、加、销的各个环节。因此在库区,中、高职发展建设过程中,就需要建立专业评估和调整机制,根据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同步,教学服务与企业业务发展共进的要求,及时捕捉人力资源市场的显性和隐性需求,建立人才需求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优化专业设置,实现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的有效链接。
3.课程设置符合库区产业岗位要求
课程作为职业院校教育的特色,应与普通教育有所区别。应在社会需求的统筹下,以库区产业岗位和岗位群为支撑,中、高职相互全程参与对方的课程建设。课程建设要突出两点:一是要紧跟当前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二是要有利于中高职系统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
4.师资力量应对接库区产业生产项目
在库区职业教育体系内,将中、高职骨干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骨干进行合理组织和匹配,组成多个生产项目创新团队,让中、高职教师在项目合作中对学制、课程、实训等方面内容有新的认识和探索,共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5.实习、实训融入库区产业生产经营
在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中,将库区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发达地区进行对比,提出适度超前、层次性衔接紧密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统筹规划意见,由校企联合共建,通过内引外联,形成网状结构实践教学基地,真正融入三峡库区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实施中采取“学徒制”、“工学交替”、“项目驱动”等多种模式,将实践教学的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等与库区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直接挂钩。
6.继续教育用以满足终生学习的需求
终身教育体系是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趋势,三峡库区中、高职的办学就需要满足库区产业员工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习诉求。
职业教育促进三峡库区产业经济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库区经济的发展变化,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总结和完善,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职业教育为库区产业经济服务的具体内容也要与时俱进。我们相信在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对三峡库区产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显著。
李培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