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当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面临不少问题,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我们的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太差,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未能得到培养。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分析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阐述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探讨了从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有效地促进高校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教学改革

  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外语教育事业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经济建设、对外交往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外语人才。但是,冷静而客观地正视中国外语教育的现状特别是高校英语教育,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我们的大学英语课堂,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四、六级。这样的体系培养出的大学生只会做在教室里连猜带蒙,做选择题的能力。甚至,我们的大学生过了四、六级也不能用英语进行顺利的交流。这样的“哑巴”英语怎能适应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育要求》(教育部,2008)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我们以往的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学方法多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四、六级的题型为教学重点展开教学活动,很难实现这新的教学目标。而英语课堂是实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主要场所,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成果。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对高校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关键

  为了保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新思路能够顺利的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成效,我们首先要分析和研究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才能更好的找到改革的切入点,从而适应现代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要求。

  1.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校不断的扩招,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别是英语成绩参差不齐,这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1)首先,学生们受到高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有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的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课堂上,学习英语的气氛调动不起来,这使得语言交际活动难以开展。(2)其次,学生们非常重视四、六级考试。大多数学生认为,大学学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过四、六级。他们将考试与课堂相分离,认为课堂上的东西与四、六级无关,不愿意将精力投入到课堂中,更何况积极有效地参与进来。(3)最后,我们的英语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观念落后。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以“传授经验为主”的教学,使得我们的学生厌倦了上英语课,更何况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随着中国逐渐走进国际化,使用英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外语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身的学习,课堂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要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首先要从课堂教学入手,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是学生学习的引导促进者。引导帮助学生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特别是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构建适应现代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发展的培养模式

  1.选择适应学生现有水平和发展需要的教材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特点,个人教学实际有选择地使用教材。不仅要精选教材内容而且还需要巧妙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这一顺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在课堂上,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兴趣爱好和学生的学习效度,知识结构等对教材精选取舍,补充和删减。著名学者科德(S.P.Corder)指出:“有效的语言教学部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让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可见,教材选用的重要性。高校英语教材的选用要遵循的原则是:一,文理打通,把教学重点放在语言共核上,力求做到题材、体裁多样,避免内容过专过偏;选材注意趣味性、知识性和可思性。二,语言基础与交际能力并重。三,突出阅读能力的培养。四,博采众长而不是片面求“新”,做到纵向继承,横向交流。五,教程根据各自的课型特点自成体系,但又相互配合,形成整体。在实践教学中,也要注重教学对象的学习需求,给文科的学生补充自然知识的材料,给理工科学生补充人文方面的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语言,探究更深的语言内涵。注意提炼基础性的内容,精讲多练,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化,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并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

  2.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上要打破机械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输过程,真正地以学生为中心,既要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又要更加注重培养语言的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目前,我们提倡创新课题教学。使用较多的有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交际教学法、折中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双外“教学法等。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开展口语辩论赛。众所周知,辩论赛是展示口语水平的最佳方法。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加强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观点陈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操作如下:教师设定辩论的主题(主题最好是与教材文章相关的话题),将学生分为对立的两组开展活动。通过在课堂上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的辩论赛,即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成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了锻炼学生口语的目的,从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除了开展口语辩论赛外,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主题班会、话剧表演、诗歌朗诵比赛等课堂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交际,真正体会到学习和应用语言的乐趣,从而增强了使命感和自主感。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掌握并熟练运用英语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学英语教师身负重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精神,勇于实践和创造,本着为学生为社会负责的态度,不断地探讨和尝试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高元梓.大学教师教学参考:英语课堂应加强人文教育[N].英语辅导报大学教师版04~05学年第26期.参见网站http://edu.sina.com.cn/en/2005-03-03/31258.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教高厅[2004]1号

  [4].端木义万等.高校英语报刊教学论丛[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教高厅[2004]1号

  彭丽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