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息环境下的图书情报服务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情报服务,图书馆,信息环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9 17:1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的一系列信息,包括数字图书馆范式的演变、学术交流体的重组等等,然后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很多应变措施,例如对服务内容进行拓展、对传统服务进行重组以及构建出更符合用户要求的服务机制等,希望能够更好的帮助图书馆在数字信息环境下发展情报服务。
关键词:信息环境;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
如今的信息环境处于一种革命性的变革期,图书馆在这种变革中也在实现着自身的再造,改变着自身的运行模式。本文首先对信息环境中的主要变革趋势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图书馆在这种变革中应该如何应对。
一、数字信息环境中的革命性变革
1.数字信息主流化
数字的信息化如今已经越来越变为主流,这样一来不仅大幅度的提高了信息的可获得性,而且还让“信息及其存取的民主化”更快实现了,原有的垄断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个人或者机构在信息的发布、获取和存储上更加便利,因此也逐渐的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信息资源和市场服务的格局。
2.重组了学术信息的交流过程
图书馆是传统的学术信息交流体系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作为一种“本地化”机构,其作用是提供、收集信息并且进行存储和组织。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印刷载体的在传播过程中的经济和效益带来的,图书馆的市场和用户也正在于此,不过目前已经被数字信息环境改变了。
目前绝大多数的出版商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数字化文献,用户可以得到免费的网络检索或者收费的传递服务,不依赖图书馆就可以得到广泛的数字化学术信息资源。检索服务商和文献索引商也正在积极的改变,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的信息服务,包括检索文献、传递文献以及其他的管理功能等。在这种学术信息交流体系中,用户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主动并且多样化,可以自行以网页、数字文献存储系统等作为工具,进行信息的发布或者提供服务。
新的数字环境打破了原有的各类机构的分工,而越加激烈的市场化竞争和无处不在的网络也让传递信息和服务更加自由,摆脱了资源能力、地域等的制约。
3.用户工作空间更加数字化
如今的数字化对于用户来说不单纯是一个资源概念,人们广泛的使用电子邮件、网站等来交流信息,尤其是在科研等领域,这已经变成了最主流的交流途径,同样数字化的还有用户的自身工作空间和工作流程,e-business已经变成了潮流。不管是信息资源、信息服务还是信息交流以及用户的工作过程,都由于这种变化而集中在了一个数字空间内,数字化了用户的信息获取。比如说图书馆情报服务提供的练级文献检索,在不断边缘化和非专业化的时候,当检索资源变的越来越普及、便利的时候,用户对于专业信息人员的要求也会更高,需要提供的服务也更加知识化,例如检索的个性化程度、信息推送等,来更好的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并且获得知识。
虽然目前传统的图书情报服务仍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重要程度早已大不如从前,对用户的贡献也没有以前高,图书馆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从用户的新需求和新行为方式出发做出改变,让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机制更加适合。
二、对图书馆服务进行重新设计
图书馆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通常是走在社会前面的,比如联机检索或者自动化图书馆等,图书馆应该抓住信息环境向着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的这个机遇,拓展原有的图书馆情报服务,例如建设数字资源、提供数字参考咨询。
1.重组传统服务
在应对如今的数字信息环境时,以数字环境的提供能力为基础,来进行与书馆资源和服务提供方式的重组,是图书馆的一种有效应对措施,例如其一,个性化图书馆的系统以及门户网站等。很多图书馆目前都有个性化的图书馆界面提供,用户可以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和服务,通过个性化的定制模版来讲不同用户的需求记录下来,如果要进行修改可以使用模块支持动态的修改来实现。同时这种个性化机制还可以推送个性化的动态信息以及协作处理功能等。其二是虚拟阅览室,很多图书馆都已经建立起了专门的图书馆,根据专业的区别或者用户类别等来分类,比如虚拟老年图书馆、虚拟世界大战图书馆等,这就是一种重组,不同的用户可以按照不同的需求来进行选择。其三是数字参考咨询,开展咨询服务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电子邮件、网络会议等。这些服务在更加完善技术机制的同时,还在质量保障、工作流控制等多个方面进行着努力,像CDRS、VRD等等都是对网络环境充分利用的产品。其四是网络资源导航,网络资源如今对于图书馆来说是一种可以组织和提供服务的有效资源,很多图书馆已经建立好了专门的主题信息网关,或者是自己进行网络资源导航系统的建立,将那些可靠并且具有权威性的网络信息资源搜集起来。下一步发展是把这些资源链接到图书馆的目录、文摘索引等部分去,形成一种集成服务。
2.开拓服务的内容
首先可以建立起网络学习中心,这是很多高校的图书馆以及公共图书馆为了夺回信息服务中心地位所做的改变,对图书馆网站进行改造使其成为新型的网络化学习中心,搜集各种虚拟的学习资源,例如辅导资料、各种课件等,还有测试软件、实验、各种计算等学习工具,并且还可以进行各种学习系统的提供,例如实施学习系统等,最后将这些资源都置于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之中。
其次是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在数字信息环境下,要及时的鉴别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然后准确的搜集到相关的信息资源,并且进行灵活的处理,同时还有不可或缺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发布能力,这些都对于书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图书馆也应该利用其自身丰富的用户咨询经验,对自己的用户教育方向以及具体的内容进行全新的设计。这种信息素质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馆藏资源,也摆脱了传统的服务流程,以网络基础为基础形成了多样化的机制,例如数字化的课件、网络课程等。
还可以建立社区信息枢纽。如今很多图书馆都开始了数字化社区信息的开发与建设,有的是自己完成,有的是与其他机构协同完成,将各个社区的信息源整合起来,这些社区信息源都来自不同的渠道,具有自己的组织方式,将其都集成在一个有机的逻辑体系中,用户就可以来检索这些资源,并且提供参考咨询服务,有效的利用起了这些资源,例如建设虚拟市政中心、虚拟地方历史博物馆和虚拟地方商务中心等。这些信息资源在被组织在社区信息枢纽之前,可能已经在社区其他的机构出现了,但是图书馆的社区信息枢纽使得这些信息的检索更加有效、使用也更加方便,保证了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
3.从用户出发构造出信息服务机制
以用户为中心并且围绕用户进行信息过程,这是数字信息环境的一个主要特点,也是很多图书馆以及信息机构在不断探索的部分,其竞争力和吸引力也是非常巨大的。例如用户驱动的资源服务,除了上文中提到过的个性化服务以外,很多图书馆都已经开通了全新的功能,例如用户批注、用户讨论组等,不仅是图书馆自身的资源,也包括网络资源。这些用户信息内容与各种其他资源相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而流程的信息链。
还有对资源以及使用的过程进行融合,如今的情况是越来越多的用户以及信息资源,都出现在了数字空间之中,因此图书馆以及其他的信息机构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将资源以及使用资源的过程进行融合,做得比较好的有Questia数字图书馆,它其中不仅有数以万计的图书资源来供读者检索并且阅读,还提供多种其他服务,读者可以在读书的同时添加书签、添加批注、自由讨论、重组章节等等,改变了内容对象的性质,使其从单纯的数据集合变成了一种全面的信息工具,并且具有主观化和个性化,拥有良好的扩展和交互性质。
对协作信息的处理有支持作用。我们以几个具体的项目为例,NSDL项目在协作信息处理和学习方面,是通过建立各种远程实验室、虚拟实验室来实现的,用户可以自行进行各种学习系统的调用;Cyclades项目着力于建立一种虚拟的数字服务,其目的是对科研人员的合作学习起到支持作用,具体包括共享和协作处理信息、个性化的资源集成以及批注和协作写作功能等。虽然这些项目还在试验阶段不断的研究和努力,但是在扩展服务方面仍然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思路。
参考文献
[1]于积亮.图书情报的云环境构建[J].黑龙江史志,2014,11:313-314.
[2]王兰成.大数据环境下档案与图书情报信息集成服务机制的构建[J].档案与建设,2014,12:4-7.
[3]曲孟蕃,安静宜.图书情报检索与高职生个性化服务研究——基于数字技术环境下读者服务的再认识[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3,04:77-79+84.
[4]沈洁.着力推进图书情报工作网络化[J].学习月刊,2012,22:28-29.
[5]王春华,李维,文庭孝.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大数据研究热点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5,04:82-89.
常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