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在军事思想方面的理论观点丰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他在发展人民武装、巩固抗日根据地、善于抓住机会制定战略决策等方面有其卓越建树,对当代新时期军队发展建设,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有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抗日战争;军事;思想贡献
刘少奇在抗战时期军事实践和著述,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很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
一、必须大力发展人民武装,建设一支强大的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刘少奇高度重视独立自主地建立、发展和壮大人民的武装力量。1937年11月15日,他在为北方局起草的《关于目前形势与华北党的任务的决定》中,要求华北党组织“集中全力动员群众,扩大八路军,建立游击队,争取友军”,提出“在广大乡村中,我党要公开出来进行游击战争”。刘少奇抵达华中后,反复强调“发展抗日武装,多多益善”。指示要进一步在华中的豫皖边、鄂中、豫南等地区大力发展抗日武装,并作出了华中武装发展的统一规划与部署,得到党中央的充分肯定。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凝聚着刘少奇同志的巨大心血。
刘少奇十分注重人民军队的政治建设。他坚持在军队中建立和巩固党的领导制度,强调党的领导在军队中的决定作用。在抗日战争中,他注重对部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特别强调对部队进行阶级教育和红军传统教育。解放战争开始后,刘少奇对从各个抗日根据地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建设始终予以高度重视。
二、必须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支援和参加革命战争
刘少奇十分重视开辟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他撰写了《在敌后怎样建立民主的抗日根据地》、《论抗日民主政权》等报告和文章,对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和华中根据地的建设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刘少奇认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必须紧紧地依靠人民。而要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创造人民战争所必需的政治条件,就必须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刘少奇高度重视广大农民群众最为关切的土地问题。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建设中,刘少奇领导制定了减租减息、惩办汉奸、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政府等一整套政策和办法。抗战胜利后,他及时指示东北局:我们军队不论到任何地方,必须帮助群众剿匪,帮助群众反对汉奸、特务及进行减租、增资。刘少奇所阐述的关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思想和策略,是对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重大贡献。刘少奇把党的群众路线运用于军事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依靠群众开展军事斗争的艺术。他提出了组织群众的三个原则:要尊重和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去组织群众;要抓住群众的迫切要求去组织群众;要采取多种形式去组织群众。
三、必须关注对战争全局有重大意义的环节和方向,善于抓住机遇作出战略决策
刘少奇善于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各方面的情况,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作出重大的战略谋划与决策,丰富了毛泽东战略思想和军事决策艺术。刘少奇到华中以后,对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发展方向问题极为重视。他认为,新四军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鄂豫边;二是豫东;三是江苏北部。而“有大发展希望的地区是在江苏北部”,应以此为突击方向,集中最大力量去创造根据地。他三次主持召开中原局会议,调整组织,统一思想,作出部署,为胜利完成党中央赋予的发展华中的重大战略任务,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条件。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主持党中央工作的刘少奇,正确分析了国际国内战略形势,认为东北有希望成为我们党的重要战略基地,提出我党我军要力争控制东北,“以便依靠东北和热、察两省,加强全国各解放区及国民党地区人民的斗争,以争取和平民主及国共谈判的有利地位。”并适时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先胜”的战略谋划与重要决策,对夺取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必须把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三者统一起来,以保证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
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是我党的三大法宝。刘少奇在领导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中把这三者得心应手地统一起来。他在这方面的创造性实践和大量论述,丰富和充实了毛泽东军事思想。
刘少奇强调,党的建设是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发挥我军政治优势,夺取军事斗争胜利的关键,同时也是根据地建设的关键。越是在严峻的战斗环境下,越要加强党的建设。他在《做一个好的党员,建设一个好的党》、《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内斗争》、《论党》等著论中,不仅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华中根据地和新四军党的建设上亟需解决的问题,而且全面阐述与总结了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对加强革命根据地和人民军队中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刘少奇善于运用统一战线的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武装斗争中的各种问题。1936年春,他在《肃清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中指出:“党的策略任务,就是要用极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去团聚各阶级、阶层、派别及一切抗日反卖国贼的分子和力量,开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去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走狗。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成为我党领导中国革命到胜利之路的中心问题和主要关键。”为了进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教育,刘少奇还撰写了党内教材《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论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策略转变和战略和战略任务、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并强调“领导权问题是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问题”。他指出,“在策略的指导上,最复杂、最需要冷静地思索与处理的问题,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斗争问题。”只有坚决反“磨擦”,统一战线才不会破裂。刘少奇主张对国民党顽固派的“磨擦”,既要针锋相对,又必须讲究斗争艺术。要严格遵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自卫原则,集中打击最顽固分子,而暂时和缓另外一些顽固分子,争取中间分子。在这些正确原则的指导下,华中军民在敌伪顽错综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创造了把武装斗争与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成功地结合起来的光辉范例。
刘焱 王晴 谌廷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