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简图导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现在虽然有了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设备条件也有所提高,但黑板和粉笔仍是教学中最常规和得力的工具,板图板画的能力仍然是地理教师一条重要的基本功。本文从实际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简图导学法;初中地理;具体运用

  引言:

  很多老师都说,新课改以后的地理课越来越难教!因为新课改后的课本内容变化很大,文字叙述部分越来越少,课本插图、课后活动题(读图分析题)相对的增加了很多。而传统的教学,重认知而轻过程,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以及对地图的理解和运用。一些学生对地图的学习总是很被动,见到地图就头疼,认为地理学科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根据学校特点和教师优势,我们确定了“地理简图导学法探究实验”课题,参加了课题研究,成立了课题研究组,积极部署并开展研究工作。

  一、简图导学法的意义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最实用同时也是不可缺少教具,如果教学中地图运用的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综合,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锻炼读图与析图能力是地理教学中最基本而又重要的内容,也是最富有地理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地理简图导学法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简图导学法的运用

  进一步落实地理课程新课改理念,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枯燥为兴趣。不仅能够学好初中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1.简图导学法的运用

  1.1 边讲边画,使死图变活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师生双边关系共同活动,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力集中,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地理知识。例如:学习《黄河的治理》这一节,很多同学对黄河下游的“地上河”都弄不明白,教师可以通过简练的线条勾勒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这样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 更新原图,突出重点

  课本中的地理插图,比较详细,显得密集而不清晰,学生看起来可能觉得有负担,还会产生腻烦心理。老师可以根据教学设计目的,结合教材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在原图的基础上,重新设计简图。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对图中的信息可以一目了然,从而对图中的信息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1.3 化文为图,变抽象为具体

  把每节课学习的知识内容,都融入图中。例如学习《长江》一节内容时,老师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入海口处,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象一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W,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色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长江的支流,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然后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把所学知识一体化,形成知识体系,又可以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思维和具体事物结合起来。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使抽象的概念和一些地理事物的规律,能够具体化和形象化,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4 运用简图,巩固知识

  在复习地理知识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绘画简图。以图为线索把各部分知识串联起来。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自己动手读图、绘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克服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2.教会学生读图常识

  2.1 一看图表标题,图表标题指明此图表所属,这是读图的前提。与老教材相比较,新教材更突出了从图表上获取知识的能力。图片分散到各章节中,且图片大量增加,所以首先要指导学生找准图片,不然有可能会造成张冠李戴的局面。

  二看图表图例、注释。这是指导学生看图的基础。

  三看图表内容。看时要细,要详。要引导学生结合图表标题、图例和地理热点对图表进行分析,紧扣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从图表上获取地理信息,并适时板书。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让学生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

  三、教会学生自己会画简图学习知识

  新课程突出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淡化对具体地理知识的要求。并对绘制地图技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地理教材中有许多精确度要求不高,但是很复杂的地图。譬如:铁路、公路干线分布图以及河流流域水系图等学生很难掌握。在中国地理教学中采用地理简图来进行“全国主要铁路干线”的教学,指导学生用圆圈绘出铁路干线交汇点,然后用直线条连接成为铁路干线。先标注全国铁路枢纽中心北京,再在相应位置标注全国最大城市上海,然后用直线相连,说明该线路名称。讲一条干线,画一条。画完南北铁路干线,再到东西铁路干线。最后,再熟悉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要求学生根据铁路干线结合农民工的流向思考从本地区出发到北京、上海等都会的近便线路。这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记忆。使学生视听结合,思维集中,印象深刻又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针对初中生地理学科的特点与学生发展的实际去采用本课题构建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过程结构的整体优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可以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效地促进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让我们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为全面提高初中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柯亨值.地图导学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25-126

  [2]孙钦英.以图导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基础教育参考,2015(11):54-56

  胡举忠 袁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