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淡淡书香,浸润每一颗童心——低年级阅读兴趣培养的点滴做法

  摘要:读书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拓宽孩子的视野,而且可以积淀孩子的文学素养,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少,专心做事的能力也差,培养低年级孩子的读书兴趣,需要激发读书欲望,保持创建读书交流平台,激发孩子快乐读书的热情。

  关键词:阅读;培养

  ——书尤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古今中外,有无数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不管这些名言有多少,也不管这些名言出自何处、何人所说,我们不难看出,它们不外乎是劝诫我们要多读书,告诉我们读书的好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知读书不但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拓宽孩子的视野,而且可以积淀孩子的文学素养,可以说,给孩子一本书,就等于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门。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爱读书,多读书,就成了我接手新一任班级的最初想法。

  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少,专心做事的能力也差,想让他们静下心来读书真的是太难了。所以培养低年级孩子的读书兴趣,让他们爱上阅读成了我面临的最大挑战。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我逐渐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利用早读和课余时间读故事,激发读书欲望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了良好的开端,就向成功迈出了一大步。所以,开学伊始,我每天早读时间都会给孩子讲故事,有时是一个优美的民间故事,有时是三字经当中的一个典故,有时是有趣的绘图本故事……就这样,孩子们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吸引,一有时间就央求老师讲故事,后来索性几个人一伙自己读起来了。

  至今还记得读《小老虎进城》时的情景,孩子们随着小老虎的遭遇一会欢喜,一会担忧,读到动物们想建一所“人园”供他们参观时,孩子们捧腹大笑。没几天,几乎每个孩子手中都有了一本《小老虎进城》,课下他们还会找我讨论故事的内容。孩子们的读书热情愈发高涨了。

  二、利用常规训练开展讲故事比赛,保持创建读书交流平台

  每天课堂常规训练的讲故事,是孩子们展示自我的机会,更是语言训练的重要时刻。众所周知七八岁的孩子,更多的是注重表象,凑的是花红热闹,读书时多数只看情节,一知半解。讲故事时,也是只讲故事梗概,有的甚至是病句连篇,因此,课堂常规的讲故事训练,我要求他们必须讲正在阅读的故事,而且有时还让他们读一读,根据现场表现及时打分,做下记录。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孩子的阅读态度认真了,阅读速度提高了,阅读的质量也提升了。

  三、利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激发孩子快乐读书的热情

  作为语文老师,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教学任务不轻松,总觉得语文课不够用。尽管如此,我还是没舍得把阅读课变成语文课。我班的阅读课一直坚持在上,但是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目前阅读课课型我也仅限于好书推荐和阅读交流两种。好书推荐课我采用的形式主要是故事推荐,想让孩子读什么书了,就从书中挑一段比较精彩的故事,在班内绘声绘色的读一读,让孩子们谈谈听后感受,讲讲故事内容,在激发起阅读兴趣后,顺势介绍书的名字,孩子们因为被我的故事吸引,就迫不及待的想看这本书,推荐自然就成功了。阅读交流课,我是在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进行的,有时是我和孩子们随心所欲的畅谈书中内容,有时有目标的引领孩子交流书中有趣的故事,或人物,说说他们的特点,说说对他们的印象。遇到极精彩的片段,还可以表演一番,孩子们十分喜欢。这种形式不仅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也加深了印象。正因如此有些故事深深扎根于脑海中,就像我们小时候背过的《木兰诗》一样,至今还是琅琅上口。

  以往听到别人说到课外阅读时,经常提到“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几个词语,也并未深究过,直到现在自己开始了课外阅读的研究,才深刻的体会到这三个字的不同组合,每一次都是一个层次的提升,首先是让孩子们喜欢上读书,然后是认真的好好读书,最后是达到热爱读书,将书读好,读透的境界。我的阅读教学探究之旅才刚刚开始,但我坚信,只要持之以恒,我的孩子们,就会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愿淡淡书香,浸润每一颗童心!

  孙艳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