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中小学教师有效性培训策略探究

  ——以丹寨县为例

  摘要:作为贵州省65个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之一的丹寨县,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业务素质,近年来积极开展各类教师培训,有力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但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主要以丹寨县为例,针对新形势下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中小学教师有效性培训策略进行探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进一步丰富相关培训理论和实践研究。

  关键词:困难县;中小学教师;有效性;培训策略

  近几年来,教师培训工作逐步得到重视,各级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出台了中小学教师培训具体措施,加大了教师培训力度,从“国培计划”到省级培训到州级培训再到县级培训,可以说,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如火如荼。以丹寨县为典型代表的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在教师培训中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是受诸多因素限制,仍然存在着诸多共性问题,在新形势下,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就要积极地寻求新的有效性培训策略进行改进,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有效性策略改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

  一、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基础财政薄弱,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往往投入不足,严重阻碍继续教育教师培训发展,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积极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为有效开展教师培训提供有力保障。首先是积极争取上级行政部门对教师培训工作的认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的规定,确保教师培训计划的实施。二是严格要求中小学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6〕5号)“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足额专款用于学校教师培训。三是通过各种途径,积极筹措培训经费。

  二、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调动教师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

  当前,在社会、家长、环境等高压力之下,教师严重职业倦怠,教师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缺乏积极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特别是知识结构老化,现代教育技术匮乏,教师很难以适应当前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可以说,这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所存在的共性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关键之处首先要调动教师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只有教师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才能积极地参与学习,努力地工作,提升自身素质,促进专业成长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为此,作为教师培训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首当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师德培训,让教师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增强教师责任感,充分调动教师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让教师主动地去学习和工作。

  三、构建多元化培训模式,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教师培训的对象是具体的成年人,针对成年人学习的差异性和工作特点,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培训模式,从而提升培训的实效性。

  1.改变传统灌输式的培训模式,运用参与式的“课堂观摩”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有效性。传统的培训往往重理念而轻实践,实效性不大,要切实提升培训的实效性,应当把参与式“课堂观摩”培训模式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主要培训模式。让参与式“课堂观摩”培训模式能最大程度地贴近参训教师的情感和认知需求,培育平等、尊重、倾听、宽容和理解的学习型培训文化,充分调动参训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2.积极开展“传、帮、带”研修,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在实践中“传、帮、带”研修培训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我们要积极创设“传、帮、带”研修条件,实现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传、帮、带”,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传、帮、带”。通过开展创新发展的“传、帮、带”研修活动,引领和指导薄弱学校、中青年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

  3.加强校际联动,积极开展联合体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加强校际联动,积极整合教研资源,开展联合体教研活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使校际之间能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激发教师自主教研的浓厚兴致。

  4.加强校本研训的督查和指导,促使校本研训成为教师成长的主要方式。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确实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良好方式,但由于受时间、工作、地域等的限制,教师参加集中培训次数毕竟是有限的,这样,校本研训也就成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好的方式。加强校本研训的督查和指导,能有效缓解集中培训带来的工学矛盾,同时避免教育理论与教师实践脱节的问题,并减少培训成本,有力地促进学校和教师共同发展。

  四、确立多元化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当前中小学教师知识陈旧老化,知识面窄,缺乏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严重阻碍教育发展,故此,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要多元化,除了加强一些前沿性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外,要重点加强学科教师基本素养、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信息能力提升培训。

  五、提高教师培训服务水平,注重教师培训监管力度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培训的效果关键之处还取决于实施教师培训过程的服务水平和监管力度。为切实提高教师培训效率,一方面,培训管理者要切实树立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为教育服务的思想,设身处地为参训教师创设良好的培训条件,做好服务。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激励机制建设,严格落实相关教师继续教育政策规定,加强教师培训的监管和考核,促使教师培训规范化。

  六、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提高培训者队伍素质

  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素质关系到教师培训的质量和实效,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小学骨干教师素质发展,一方面要挖掘内力,加强理论水平高、业务过硬的骨干教师的参加省、州、县骨干教师选拔和培训培训,并使其能担任培训者,充实系统内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要巧借外力,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州域内其它区县教研机构的合作,不断调整充实外请教师师资库。

  总而言之,中小学教师培训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新形势下,针对当前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不断地积极地探索有效的教师培训策略,促使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培训逐步进入规范化、实效化,满足不断增长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

  文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