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档案管理,知识经济,高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9 16:45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校的各项建设都在不断的深化与改革,在此期间,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学校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现状及加强继续教育的必要性进行简要的阐述,就如何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问题提出几条建议,其目的在于为档案现代化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增添动力支持。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继续教育
前言:
高校档案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通过不断的加强自我学习,能够更好地迎接时代赋予他们的挑战,推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
一、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现状
1.专业技术人员贫乏
由于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已逐渐受到学校的重视,并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各高校已经开始逐渐引进专业人才,但是从整体上说仍然存在专业技术人员贫乏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学校在档案管理人员选拔上,只会片面的追求高学历,而忽视专业的重要性,也是造成专业技术人员缺失的主要原因。
2.专业业务素质不强
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存在年龄结构偏大的问题,对于这些老员工来说,对于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新事物、新问题无法通过新的管理理念及现代化管理技术加以解决。对于新工作的管理人员来说,由于对管理业务不熟练,面对问题感觉无从下手,因此造成整体专业素质不强的局面。
3.创新性管理模式的缺失
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着社会朝向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不断前进。这种发展为高校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指明了方向。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对这种创新性的管理模式提起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缺少对创新技术的引进,在档案管理工作上仍是以传统的手工操作为主。二是缺少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管理的理念,没有对管理人员提出相关的管理机制,使很多管理人员工作缺少工作积极性及服务意识,对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队伍的建立造成一定的阻碍。
二、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档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更是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1.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不仅是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拓展,更是对他们管理水平与管理理念进行一次高层次的追加教育。它既包括档案管理人员的自我学习、自我升值,也包括专业化的培训和教育。一个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基本的职业道德,还应具备相应的高等教育管理专业和档案专业知识。通过继续教育不断完善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从而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2.档案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技的进步带动着各行各业都朝着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各大高校都是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的集中地,更应该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的发展。通过档案管理的继续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技能与计算机应用技术,提高对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的认识及操作能力,构建和完善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制度及和管理方式,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推向新的发展平台,从而满足信息时代对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
三、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措施
面对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浪潮,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已势在必行,如何通过继续教育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管理素养,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
1.继续教育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教育水平、知识结构及实际工作情况都有所差别,在进行档案继续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及先进性。针对性是指教学内容要针对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做重点分析与讲解,对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进行分层教学,确保每个管理人员都能够有所进步。实用性是指教学内容尽量减少对纯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是重点教授实际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一方面便于管理人员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先进性是指内容上要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针对各项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技能进行培训,达到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2.继续教育的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
面对不同的管理人员,想要做到因材施教,要保证继续教育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多样性是指在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上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并存的方法,如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可以通过参加研讨班、培训班或是出国考察、参加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以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学到最先进的管理学知识。选择性是指为使管理人员上课更加方便,可以选择网上授课或实体授课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或是针对某项学习进行专业化的学习等。这种教育形式使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保证继续教育的教学效果。
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对于很多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对继续教育缺少积极性。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相关制度保证管理人员的学习情况。如通过建立健全一些考核制度,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管理技术的应用能力、现代化管理系统的操作水平等进行考核,通过这种强制性的方式让管理人员提高对继续教育的重视,从而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另外,还可以通过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对于在档案继续教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先进人员,给予表彰或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自主性。
4.继续教育要着眼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还需要有一定的服务意识与创新能力。档案继续教育应该在注重传授相关知识技能的同时,通过教育和引导的作用转变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同时继续教育需要为管理人员营造一种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积极鼓励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创新完善管理服务工作,从而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结束语: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关系着高校教育管理事业的发展,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正是为了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逐渐推进档案管理事业的快速发展。虽然现阶段档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仍存在些许问题,但随着社会各界对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视,这些问题终会转变为促进档案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前进力量。
参考文献:
[1]刘静.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5):104-105.
[2]杨蕾.高校档案工作者在信息化进程中的继续教育问题[J].办公室业务,2014,(23):209.
[3]王林森.浅谈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建设[J].卷宗,2014,(1):15-16.
王延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