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打造道德教育高地

  摘要:以中华传统美德学习教育作为切入点,打造道德教育高地,应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着力提高全体职工的道德素质,应研究中华传统美德,提高教师道德理论素质,应借助各种道德资源平台,扩大道德基地影响,应强化道德教学效果,提升道德基地培训水平。

  关键词:传统美德;道德教育;道德基地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中央组织部印发的《2013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点》也提出了“大力加强党性教育和道德教育”、“充分利用党校、干部学院和实践基地加强对各级干部的党性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具体要求。党校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培训主渠道,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必须打造干部道德教育的高地。中共烟台市委党校自2013年开始,以中华传统美德的学习教育作为切入点,打造道德教育高地,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党校特色的中华传统美德研究学习新路。

  一、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提高职工道德素质

  俗话讲,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打造道德教育的高地,首先要提高职工的道德素质,建设一流党校文化,而传统美德教育又是其基础性工作。

  2013年初,烟台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吴鸿政对全体职工作了全校道德教育专题学习动员辅导,明确提出进行为期一年的“道德教育专题学习活动”。校委部署了“道德教育学习年”的工作,上半年组织全校职工认真学习了原司法部部长高昌礼先生、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著名传统文化讲师蔡礼旭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彭鑫博士、海南政协常委张发先生等的精彩讲座,教职工在收看的同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并交流学习体会,职工收获特别大。为了让学习、践行中华美德更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下半年组织党校14名骨干教师分15个专题撰写讲稿登台进行中华美德宣讲,在思想理论方面广泛提升认识,取得了非常好宣讲效果。党校中华美德和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探索实现了与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与领导干部的学习培训相结合、与党校每个人的生活相结合,使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华美德焕发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党校特点,从而更好地为国家的建设、党校的发展乃至个人的道德提升服务。

  为让每一个职工都参与进来,践行道德规范,养成道德习惯,争做道德模范,校委又决定2014年为中华传统美德践行年,号召全体教职员工,立足岗位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立足社会关爱大众扶弱济贫,立足家庭尊老爱幼夫妻和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道德践行活动。把开展“中华传统美德践行年”活动与党校中心工作、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互为推动,相得益彰。校内,认真抓好传统道德的再学习再教育,邀请道德模范来校宣讲,组织学校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校园网、电子屏幕、公示栏等为平台,组织开展交流活动,搞好道德践行活动的宣传与发动。开展“健全职业道德规范,凝炼党校精神”、“排忧解难献爱心”活动、“感恩尽孝,构建和谐幸福家庭”等活动、组织全校职工前往市公路局进行道德教育现场教学活动。校外,带领职工到烟台市践行中华美德搞得很好的单位进行现场参观和学习,推动党校中华传统美德的深入践行。由机关党委、工会牵头,组织教职工分批次到敬老院、福利院等场所做义工,与共青团烟台市委合作,积极参与社会志愿者活动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与践行,调动起广大教职工人人参与、自我行动的自觉性,党校教职工的思想道德境界明显提升,学校职工遇事讲道德、讲风格的风气越来越浓厚,学校的凝聚力越来越强,职工的道德素质越来越高,营造出全校上下践行道德规范的良好氛围。

  二、研究中华传统美德,提高教师理论素质

  为提高教师的道德理论水平,也为了更好的教学,烟台市委党校在对职工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强化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论研究。

  2013年,在学校14名骨干教师完成的15个专题讲稿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加工修改,形成了由常务副校长吴鸿政主编结集成《中华传统美德之今用》一书,由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全书共十五个专题,总论部分概括介绍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及其当今的价值;第一讲至第六讲综合阐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关于处己、处人、处世的基本规范与现实意义;第七讲至第十四讲分别阐述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基本德目,加深对了传统美德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的理解。书一出版就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荣获山东省委党校系统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烟台市优秀社科成果特别奖,《中国新闻出版报》、《学习时报》称该书是传递中华传统美德正能量,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好教材。

  为提高党校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科研水平,中共烟台市委党校于2013年12月在哲学教研室设立“中华美德教育学科办公室”,以学校文件的形式出台了《“中华美德教育”学科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学科带头人,以哲学教研室3位教授、2位讲师为主体,结合党校其他处室12名教授、2名副教授及4名讲师组成骨干教师队伍,分别以课题或论文的形式,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中华美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目前,已经在总结调研近年来烟台市在加强道德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山东省委党校课题《烟台市创新道德教育的经验及其启示》及校级课题《烟台道德建设创新问题研究》,申请立项了山东省委党校课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篇。

  三、借助道德资源平台,扩大道德基地影响

  道德教育资源与平台是打造道德教育高地的基础条件,烟台市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两个城市之一、连续六届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涌现出刁娜、周江疆、刘盛兰等3名全国道德模范,12位省级道德模范,莱州市道德建设“4+1”工程被中宣部确定为公民道德建设典型,并在全国予以推广。众多的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及其道德资源,为我们打造道德教育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平台和支撑,已经并将继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中华传统美德教学科研水平,2014年9月,烟台市委党校与中央党校哲学部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烟台市委党校作为中央党校的调研基地,中央党校哲学部在教学科研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中央党校哲学部已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一些很好的指导和帮助。烟台市委党校与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已申请在中共烟台市委党校(烟台市行政学院)建立了“山东省公务员道德教育基地”,并做了一些工作。我们还聘请校外专家教授为烟台市委党校客座教授,邀请他们对我们的基地进行指导帮助。

  四、强化道德教学效果,提升道德基地水平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论研究,是为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进入课堂,打造道德基地和平台,是为了强化道德教育教学效果。2014年,我们在党校主体班次设立了中华美德教育专题教学板块,先后开设了《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领导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学习中华文化涵养女性美德》、《传统文化的群众路线观念》、《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专题讲座,并在烟台市公路局进行了中华传统美德现场教学。同时,积极发挥党校教师在社会的宣讲作用,让部分老师走出党校宣讲,扩大了道德教育践行的受众力、影响力和参与力,也扩大党校的社会影响力。2015年5月,党校与市宣传部共同举办了《智慧烟台大讲堂》的首场讲座,邀请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前来烟台,讲授《学习中华文化实现中国梦》专题讲座,进一步掀起了全市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

  目前,烟台市委党校按照烟台市委的要求,正在打造烟台干部教育的“网上党校”,中华传统美德之今用的14讲的视频已经制作完成并作为首批内容将上传到“网上党校”;山东省公务员道德教育基地建设方面,我们已设立了8个道德教育现场教学点和3个备用现场教学点,进行了多次现场教学。下一步,我们拟以这些平台为载体,进一步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完善教学机制,做好专题设计、课程研发、教学模式选择,拓展、延伸中华传统美德教学氛围和对象,提升道德教育基地水平,扩大烟台市委党校道德教育基地的影响力。

  王志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