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要:回顾中外美术教育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人类进行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断地使用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在围绕培养什么样的美术人才的目标,在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变化,并向更深的层次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美术教学的继承与积累已经无法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努力培养美术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大学阶段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再造阶段,更是知识技能的继续生产阶段。因此,本文将重点对大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美术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引言: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教育环节,它对每个人的发展、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美术教育在大学教育中见负责哈美育的重任,这个重任是帮助学生从高等教育走向社会的重要桥梁。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一直以来就将美术教育置于其他学科之后,殊不知,人的综合素养的提升教育时最重要的途径,而美术教育就是这个渠道中的重要因素。随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美术教育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它能够在人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大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美术教育中的精髓。新形势、新时期对人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作为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实践能力的提升将大大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大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1.构建以大学生的自主美术活动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体系

  美术活动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构建美术活动教学的新郭曾。这一过程的构建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大学生的主体美术实践活动做基础,以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过程。当代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国家的栋梁,创造大学生为主体的美术实践活动必须从不同的方面着手,即:美术活动的外在方式、美术活动的内在价值、教师对美术活动的指导。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方式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长期以来,我国在美术教学中缺乏必要的重视,并没有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研究问题。事实上,如果不能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灌输方式为主的美术教学方式,那么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实践能力的提升都得不到发展。在美术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实践活动是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学习、并在主体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例如: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努力将学生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引向自然,是学生切实感受到生动的问题环境,以此来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关于人体写生这部分的课堂讲解中,我并没有采取传统的课堂说教的形式,而是给学生准备了一些皮尺,在讲课前让学生先自己用皮尺量一下自己的头部、上肢、身高之间的比例关系,并做出具体的数据记录,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虽然学生的结论各不相同的,但是,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印象极为深刻。为了拓展学习氛围,我又让学生量量自己的坐姿、蹲姿时的头部与身体高度的比例关系等,整整一堂课都在学生的不断实践中度过。

  2.注重美术实践活动的内在价值

  美术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准确把握大学生主题实践活动的方式,还必须准确把握实践活动本身的内涵与意义。因此,那些学生的参与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参与度高、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的美术实践活动是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应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下做足功夫和准备,花大力气去设计如何才能是自己提出的问题不仅能够保障美术实践活动的适当难度,还能够激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3.提高美术教师对美术实践活动的指导能力

  大学生的美术主体实践活动并不是自发形成和产生的,而是经过教师的精心策划与指导来完成的。因此,美术教师在美术实践活动中应对学生的美术实践活动进行正确的指导。例如:创造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实践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美术实践活动的材料与实物,教师还必须了解学生美术实践活动的进展,观察美术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具体表现,迅速捕捉学生在美术实践活动中的相关信息,及时发现美术实践活动中有价值的教学因素,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持久的探究问题的能力。

  4.站在发展的角度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

  美术实践活动教学中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也是必须深思的问题。在美术实践活动中应重点关注学生自主性、创造力、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生实践活动的理解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活动技能、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的思维品质等的培养。

  5.改变对美术教学活动的评价导向

  在美术教学中,正确的学习评价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学生向着创新型人才的方向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美术教师应在制定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评价标准上,更新评价观念,树立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评价思想。例如: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就不能孤立的将创造力看作是是一种智力特征,而是将它看作是一种人格的特征。每个学生在美术实践的过程中受到鼓励、探索行为受到激励,自己标新立异的作品受到赞扬,他们的创造兴趣会更加浓厚,创新精神会得到进一步发扬。

  总之,大学美术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先进的思想理念为基础、以理论基础为指导、以实践活动为先导,重视在实践活动改革中的各种问题,在不断地探索中、实验中取得全新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其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大学美术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发挥当代大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陈晨.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问题及反思[J].科教文汇,2011(05).

  [2]张劼.制约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问题与策略[J].职业时空,2010(06)。

  [3]韩岩.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

  吴继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