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探微

  摘要:本文试图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发兴趣让学生乐意学;变换形式引导学生“玩”中学;教给方法鼓励学生学会学,使“苦学”变为“乐学”,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识字教学;激发兴趣;学生自主;能力提升

  小学识字教学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使学习生动活泼。《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做到让学生去挖掘识字的方法和规律,培养识字的能力,体验识字的乐趣,从而乐于识字,进而主动识字。

  一、激发兴趣——乐意学

  1.在教学象形字时,利用看图识字的方法。看图识字是集中识字的一种形式,它的最大特点是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看图识字图文并茂,寓字义于图画中,好学易懂,学生喜闻乐见。如教“火、竹、水、川、羊、手”字时,先让学生看象形字,最后再看字。这样学生容易理解,不易遗忘,在浓厚的兴趣中便掌握了生字。

  2.在教学同一类偏旁字时,利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如“问、哈叽、吹、唱”时,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它们的共同点,知道这些字都是与嘴巴的“口”有关联的,揭示构字的规律,举一反三,在学习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3.在教学会意字时,利用编儿歌的方法。帮助学生揭示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编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如“日月明,田力男,小土尘,小大尖,双木林,三木森,双人从,三人众。”,从中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自己学会学习同类别的字。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寻找识记汉字的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敢想敢干,敢创新的精神。如学习“林”时,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记这个字。学生讨论后,有的学生就说,两木是林。接着有的说,三木是森。学“尖”时,学生记为:上小下大为尖。学生自己想的办法要比直接告诉他的学得好,并且当我们肯定后学生会感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变换形式——“玩”中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想象丰富,过去的教学形式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如今,教育把孩子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人,这也就要求老师们必须变换教学方式,摒弃以前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角色,和孩子平等对话,提倡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游戏”被引入了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在识字教学时,可采用“生字开花”的游戏,如教了“生”字,启发学生自己将“生”字组成词语,看谁说的最多,学生说出了一连串词语,接着再把他们写下来,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既巩固了已学的生字、生词,又丰富了词语积累。还可以采用拼字、拆字游戏进行教学,如学了“树”字,要求学生将它拼拼拆拆,这个字拿去“木”字成“对”字,拿去“又”字成“村”字,拿去“寸”字成“权”字,反之亦然,学生拼拼拆拆,很有兴趣。与此同时,老师不光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交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在交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交给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如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利用形旁的表意功能分析形声字,“江、河、海”,“推、拉、捉”两组形声字,告诉孩子们“三点水”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提手旁”表示与“手”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和“提手旁”的汉字了。

  三、教给方法——学会学

  1.姊妹字,换偏旁记。像“泡、抱、炮”这样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我班学生称之为“姐妹字”。在汉字中,这样的现象很多,换偏旁记便成了学生识记生字的主要方法。学习“苍”的时候,他们会与“抢”“枪”进行比较;学习“坦”、他们会联想到“但”……。找出了字形之间的联系,学习起来便容易多了,而且随机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字。

  2.复杂字,拆开识记。对于笔画结构较复杂的字,他们并不害怕,会拆字组合、化难为易。如“滚”,右边笔画较多,孩子们开动脑筋,很快想出了识记办法:“滚”的右边,是把“衣”拆开,放进去一个“公”,不过,“公”的捺要改成点。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很快记住了这类难字,并且记得相当牢固。

  3.易错字,用特点记

  学习“兔”这个字时,我担心他们把“、”忘了,他们却想了个好主意:“老师,那一点是小白兔的短尾巴,小白兔没有短尾巴就不可爱了,我们千万别把它忘了!”学习“串”这个字时,学生想到了羊肉串:“我最喜欢吃羊肉串了,那两个‘口’就是羊肉,那一竖就是穿羊肉的棒,合起来就是‘羊肉串’的‘串’。”多么形象生动!孩子们兴致勃勃,在快乐的笑声中记住了“串”这个生字,更增添了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总之,识字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使“苦学”变为“乐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做到精心设计识字教学的程序,研究新异的教学方法,使课堂生动有趣,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一定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4年版)

  王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