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途径的尝试

  摘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并且主动地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从而感受成功的心理体验。教师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并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化,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会越来越自动化和自主化,这正是任务型教学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英语教学;任务;途径

  完成“任务”不同于我们惯常进行的练习或训练,在英语教学中我对任务型教学途径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任务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任务学习法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学生提供接触语言和练习语言的机会,具体的做法通常是教师向学生介绍事先设计的交际性任务,而这些所设计的任务对学生来说,都应该具有实际意义,贴近他们的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必要时教师提示与主题相关的词汇短语,然后由学生成对或以小组为单位“执行”任务。

  例如,在进行字母教学时,给学生上完第一堂英语课后,我让学生收集带有英文字母的商标品牌和英文缩写,看谁收集的多,看谁认识的英文字母多。结果学生们都带着浓厚的兴趣收集了很多很多,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英文缩写HP、NBA、WPS、USB、UFO、CEO、等等都是学生们收集的。

  这样的课堂交际任务具有目标取向性,要求达到特定的目的,重在意义的交换,而不是语言形式。也就是说,任务式学习突出活动过程,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而练习则是由教师控制的活动,重在结果,并往往有标准答案,评估基于答案的正确与否。

  二、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体验成功

  布卢姆认为,教学既要考虑到每个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又要最大限度的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因此任务的设计要适合语言能力有差异的群体,使各类学习者均能投入其中,完成任务不是少数人的表演。“任务型”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找到合适不同水平学生的任务,或者创设不同水平层次的活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有效的发展。任务的设计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情景的真实性,还要考虑任务的难度。过易,学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过难,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设计的任务要从实际出发,要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到,学生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

  比如,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情景,围绕所学语言内容和知识编对话,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对书上的对话进行背诵表演;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求对书上的对话稍加改编后,再进行表演;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能根据语境,改编和拓展对话,表演要有一定的可视性,就好比是一次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特殊的尖子生,而是要让大部分学生完成任务,又要考虑兼顾两头。因此,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或者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材料,但执行共同的任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各尽其职,发挥各自优势、特长来完成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

  三、尽早布置任务,让学生明确目标

  通过实践我发现: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将任务布置下去效果更好。因为在学习教学内容之前,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来完成这个任务,因此学生就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获得能力,让学生有足够多的思考的空间、分析的空间、探索的空间、交流的空间和拓展的空间,完成任务时,学生可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来感受成功。

  比如,在上课之前让学生们自制图片或单词卡片,让他们对这些知识有了初步的印象,然后教师教起来就容易得多,而他们学习起来也会觉得非常轻松;或者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任务去学习,在读一段对话的时候,教师先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边思考,边阅读,等到学生完成任务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便慢慢掌握了知识。

  教师在学生们完成任务期间,应不断地关照所布置的任务,关注在完成任务时特别困难的学生和内容,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在学中不断获得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能力等直至最终完成任务。这个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

  四、活动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材料和课堂活动的主动创造者,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内容、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通过设计适当的交际情景传授新句型、新词汇,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积极热情地参加学生的活动;同时组织和控制好课堂;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和时间,这样学生才有充分表现和自我表现发展的空间,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主体作用,充分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对话、交流等学习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并能将所学的语言融会贯通。

  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它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创造出不同的任务化活动,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协商去完成任务,学习过程充满了反思、顿悟和自醒,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认识策略,培养他们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

  五、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

  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尝试与错误是有价值的。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尝试和纠错的过程。错误的语言也可能是学生们的“中介语”,这个“中介语”系统一直处于向目标语系统的变动中,并朝着目标语系统不断改进。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假设,积极尝试使用语言,这也在无形中鼓励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创造性地使用他们的语言经验,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实践证明,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有效的教学途径。任务型教学途径指的是一种教学原则或理念,不是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优于传统教学之处在于它注意信息沟通,活动具有真实性,而且活动量大,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驱力,有利于培养责任心和发展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采用任务型学习方式,可以改变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的知识传授比重较大,语言实践不足,甚至单纯讲授语言知识的现状,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李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