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初中物理,青春期,好奇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5 16:17
摘要:科学探究实验活动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主要形式,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重视对物理实验过程的探索。这样,就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接受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
初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青春期,对未来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物理教师应将他们的这种好奇心转化成探索求知的欲望,引导他们做探究性物理实验,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笔者在教学中作了以下的实践与探索。
一、让生活物理的理念贯穿于探究性实验
工作中,我们要善于不断的用新的课程理念来引导教学实践,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让生活物理的理念贯穿于实际教学。比如说:在初二的教学中,浮力就是个难点,同学们对于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觉得特别难于掌握,难于理解,从而也对相应的应用产生了畏难情绪,许多同学想对此打退堂鼓了。针对此,我特意号召他们回家后自制一些相应的简单教具,来辅助知识学习,提起兴趣,这其中有溢水杯,透明盛液筒,简易小弹簧称,一些小石子小铁块等等。其中周冠杰同学制作的溢水杯最突出,他就用一只普通的塑料饮料瓶子,剪下一部分,然后又另剪取了一个小缺口,同时用另一块再剪一个小漏斗形状,再附加一段固态胶加以密封,保证了一滴水也不会外渗或沿外壁流出来。形状极其漂亮,可以说美观又实用。在浮力探究中大展伸手。同学们看过后对他的制作大加赞赏,积极性被极大的开发了出来,学习热情高了,知识好像也一下子就变得容易多了,探究过后在浮力应用做题时也是你追我赶相互出题做题,自我总结归纳各知识点,知识树,让学习也变得有趣了,有了这份动力做支持,他们对浮力学习觉得好多了。
二、走出实验探究的误区
现在教材中的许多实验探究,几乎随处可见,据统计:初中阶段总共开设学生分组实验37个,其中属于探究性实验24个,探究性学习分组实验占了64.86%(八年级学生分组实验的25个,其中探究性实验共19个;九年级开设学生分组实验共12个,其中探究性实验共7个)。这些实验的探究能在实际的教学中真正的正常进行才是对教学起了真正的实际的指导作用。而以往的实验教学存在许多误区:1.以知识为本的课程设计限制了课程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领域的科学过程;2.过于强调科学方法领域中的教育功能、过于强调学科的科学体系、过于强调学生实验活动和教师实验教学的学科严谨性。3.另外,由于为了便于实验管理和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往往要求采用划一的实验目的、实验器材、统一的实验步骤,一致的实验结果。有时候甚至为了应付实验开出率的完成情况检查,走过场式地进行实验。严重地挫伤了学生探究自然和学习科学技术的学习兴趣和感情,随着学生的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学生慢慢厌烦重复性的、估燥性的操作,聪明的学生还会问既然整个实验过程都确定下来,连实验结果都是老师给定的,有需要进行实验吗的疑问。即使是无可奈何地进行实验,那种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更不用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了。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走出探究实验的误区呢?就从点滴入手解决问题最好,不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立足根本立足校本就是最好的了,我们实验器材少,完全可以自己想办法,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能加以利用的器材,丰富课堂教学,上面的例子完全可以说明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展现探究的题目,加强情境教学,让学生们即使当时没有器材,也可以完全想像出实际动手操作时的情境,然后回家自己找器材,能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只要坚持下去,都会有收获的。
三、正确处理科学探究性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在探究性实验中,有时会出现课堂难于调控,在实验室完成探究要远比在班级中上课秩序上要随意性强一些,甚至有的教师说是乱了,或者由于学生们只注重于对实验器材的关注与周围环境的新鲜感而来的玩耍上,注意力转移到其它与本实验并不相关的地方去,摆弄器材,在课堂中随意说笑,顾左右而言他,嘻嘻哈哈,教师为维护秩序担搁了过多时间,因而实验效果并不理想。有的甚至会由于学生事前对相关实验操作没有过多关注或不熟悉规则而引起仪器的坏损而带来另外的经济赔偿问题。结果导致最后实验任务完成不了完成不好而让教师失去耐心。
遇到这种问题时,更应显出教师的功力与人格修养,请我们以爱生之心,不打击学生对未知领域对未知事物的热情与信心,引领他们慢慢起步,带引他们走入科学殿堂。
四、在探究性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有效利用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实验中动手动脑,提升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对更多出现的问题做出猜测,培养学生对于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实验。在亲历中,在解除疑问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逐步渗透进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树立起科学世界观,在亲历中体会充满智慧与精神历险的过程,体会科学家的严谨与思维方式,甚至完全可以去尝试体会错误、失败、教训,教师也给他们以机会,给他们以经历,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自我的内驱力,让他们人格上更成熟稳健。培养科学素养,以更积极地心态向科学迈进。这都将是学生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总之,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认识和掌握物理科学方法和规律,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让我们真正把实验教学进行下去,让学生在探究中进步与成长,这将是物理教育的最大收获。
陈兴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