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二三事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全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官”虽不大,但却管理着几十号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天天和孩子们打交道,天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发生。

  关键词:主任;小孩子;反思;学习

  (一)

  孩子们音乐老师请假了。我也不想把音乐课霸占成数学课。于是给孩子们播放了几首英文歌曲。当听到《happy new year》这首歌曲时,脑子里忽然闪现一个念头,和孩子们一起把这首歌学会。其实,自己在音乐方面可以说是个音盲,五音不全。但对于简单的歌曲还是有点节奏感的。而这首歌在此范围之内,于是打算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这首歌。只有将这首歌曲的英文歌词听清楚之后,再加上节奏,就可以了。于是,我将英文歌词写在黑板上,先让孩子们听听我唱的怎么样。孩子是很会听的。如果认为我唱的还不错,愿意跟我学就学,不愿意学也不勉强。于是乎,我清唱了2遍,孩子们用掌声告诉我表示愿意跟我学。于是我让孩子们边打节拍边跟着我唱。当然,个别孩子不会因为我是班主任而顺从于我,后排有三个孩子不买我的账,一直自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也罢,随他们的便吧!大概教了3遍,在我一次次的鼓励和表扬中。孩子们已经会唱了。为了巩固,我变着戏法让孩子们多唱几遍。最后来了个小组比赛。在小组比赛的过程中,那三个心不在焉的孩子居然也加入到自己的小组中去,唱的蛮不错的。

  惊喜的发现,对于音乐课,孩子们比起上我的正课要放松很多,自由很多,懒散很多,感兴趣得多,卖力的多。难怪很快就学会了。而上述种种在我的课堂上是难得一见的。两堂课,孩子们却是不一样的表现。当然,对于教学效果和课堂气氛来讲。我更喜欢本节课孩子们的表现。我必须反省自己数学课的状态和“独裁手段”。

  也许,正因为是自己抱着放任的、鼓舞的态度让孩子们学习歌曲,并没有想到自己要到达多么高尚的目的和多么严格的要求。结果,确实让自己大吃一惊。原来孩子还有这样的一种表现。

  更进一步讲,老师以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口吻,什么样的口气来引导孩子,孩子们的表现将超乎想象。

  心里很明白自己想要孩子们如何的表现。

  (二)

  假期回父母家,和父母住一起住了一段日子。就教育孩子方面,和父亲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为了父亲的身体,表面上敷衍父亲的想法是正确的。心里已经反驳了几百回了。辛亏和老人住的时间不是太长。否则孩子的教育将毁于一旦。

  就拿干活来说,明摆着一个6岁的孩子是能够把自己吃完饭的碗筷放回厨房的,可父亲说孩子太小,不让孩子干活儿,也不知道是真心疼自己的外孙女呢,还是更心疼自家的碗呢!也许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

  年还没有过完,抓紧打道回府。再待下去估计孩子讲被“保护”、‘疼爱’得不成样子。

  想起我们班级里有兄弟两是一母所生。哥哥本该上五年级了,却还充当着三年级的学生。这个孩子十分叫人头疼。撒谎、不爱学习、不写作业、好吃懒做、自己为是。一身的坏毛病。而他的弟弟前一分钟学过的知识,过两分钟后再问,啥也不知道。

  愁人啊!这位哥哥是“油盐”不进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他身上都是以卵击石。各种方法在他身上都尝试过,皆以失败告终。针对他不爱学习的特点,和他的家长协商一致:先让他吃点“苦头”,天天跟着妈妈在地上干活。由于他妈妈的“心慈手软”,又以失败结尾。哥哥回到学校之后,更肆无忌惮,变本加厉,有过之而无不及。上课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弟弟是个比较诚实、有眼色、会干活儿的孩子。就是学习相当的吃力。针对弟弟数学知识底子薄的特点,给他找了一、二年级的数学书和配套练习,让他在课堂上做,别的孩子做题,我给他讲题。他倒是学得也很认真。看着他自学或做题的样子,真替他感到高兴。

  虽然是一母所生,但由于从小生活的环境和接触到的事物不同,孩子的脾气、性格、爱好也截然不同。无论怎样,天下父母心,家庭环境是根本。

  现在总算明白了,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到了四年级孩子不会穿衣服、挤牙膏、系扣子。归结起来都是家庭教育的问题。

  是我们做父母的剥夺了孩子太多的权利,我们的父辈们替他们的孙子辈包办的太多了。导致我的孩子都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傻子。

  于是,孩子就幻想着父母甚至爷爷奶奶早点也替自己把作业给写完。可是,偏偏就是这点,家长们是出奇的一致,就是不肯向孩子们妥协。可在孩子们看来,大人们替自己写作业和大人们替自己端饭、洗袜子、背书包没有什么区别啊。所以,我们的孩子写作业很拖拉,为什么拖拉,因为一磨叽,家长看不下去了就会把做题的方法说出来,自己就不用动脑子哦,多快,多省事呢!

  还是比较崇尚那句话:慈母多败儿。警钟长鸣。

  (三)

  眼下,许多家长说孩子在家不听家长的话,凡是老师说过的就是圣旨,在家和家长顶嘴。对家长的话置之不理。我是真替这些个家长们感到悲哀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跟不上,父母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为孩子选择再昂贵的学校也是枉然。孩子到哪里都一样令自己失望、愤懑、心寒。甚至有些家长还把脏水泼到老师身上,说老师打孩子可狠了,孩子不得不听老师的。为自己失败的家庭教育可算是找到了一个堂而皇之的有理理由。

  当然,谁也不是生来就会当一个称职的父母,我们也是和孩子在一起成长。孩子也是大人一样,有思想,有喜怒哀乐、有手有脚、有劳动创造快乐的权利和需求。千万不要打着孩子还小,一切为孩子着想的旗号“害”孩子。让孩子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孩子也是一种培养和锻炼让孩子们自由成长,我们在一旁观赏即可。

  溺爱、包办不是爱,我们当家长们要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变教育孩子的模式。改变当下中国孩子们的命运。

  (四)

  看着眼前的学生缴费清单,只有10元钱的作业本费。思绪万千。想想自己上小学三年级的情景,今非昔比啊。

  清楚地记得自己上三年级时的学费是320元,可供现在的32个孩子上一学期的课程。而89年的时候320元钱对当时年仅9岁的我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很是佩服爸爸的本事,只是一个孩子的学费就如此昂贵,何况还要供四个孩子同时上学呢!母亲还是家属。不得不折服母亲的精打细算,才使得我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而如今身为人母的自己一家三口,两个人上班供养一个孩子,却有个八个月充当第57个“民族”——月光族的臣民。惭愧啊!

  很羡慕现在的小学生,见多识广,各个聪明,能说会道,成长在强大的祖国的怀抱里,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入学。而90年代初期身为小学生的我们就因为昂贵的学费致使某些同学小学还没有毕业就辍学了,好些同学带着遗憾离开校园、玩伴。那时候的我们缩手缩尾,如井底之蛙,只知道跳皮筋、打沙包、踢毽子,高科技的产品连影子也没见过。可我们那时候学的轻松啊,不用拿到一起统考,兄弟学校之间更无须非要脸红脖子粗的比个高低出来;从这一层面上说,现在的孩子就是学习的机器,也是学习的牺牲品,被老师、家长逼着学习。却并不明白为何学习。痛苦万分。

  其实,今和昔并没有可比性,只是为了寻找内心的平衡感或落差而已。时代总是在进步,人类总是在进化。向人类更文明的精神境界出发。

  杨建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